“鲁鲁,妈妈想你了!”
“你为什么想我呢?”
最近是孩子喜欢问为什么的时候,当他问为什么的时候我都怀疑他是没有经过思考,随口一说的,我要回答吗?“因为我......”我快速搜索答案,当时怎么答的,我也记不清了。挂了电话,我对自己微微一笑,是啊,其实我也没那么想你,宝贝!孩子不在身边,多了很多独处的时光,没有妈妈的唠叨,一切按我的节奏和步调,其实有些惬意!生活暂时少了作为孩子和母亲的角色,我就是个小女子,好心欢喜,还故作姿态说想人家,也是不害臊:)
人是要慢慢学会长大的,刚生完孩子那会,一直都是妈妈帮我带,我就像个跟班的,做些辅助性的工作,我经常会吃妈妈的醋,认为妈妈的大包大揽剥夺了我做母亲的权利,还经常和妈妈闹别扭。现在想来也好理解,我也是她的孩子,她不相信我呀,没法,好吧!记得有次我好苦恼,我怎么就不被理解呢?还好朋友的开导让我被点醒,他是这样说的,“你觉得你很爱你的儿子,你的父母和家人也是爱你的儿子的呀,你们都是为他好,只是养育的方法上有分歧”,对呀!太对了!我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上出的问题大过了分歧。当我从书本上学习了一些育儿方法时,我又相当认同,就希望与孩子共处的家人与我一起用相同的方法养育孩子,但常常是得不到认同。后来我总结原因有几条:比如表述者(我)本身不被认同,行动本身是最好的说教,我并没成为一个好的实践者,让理论具有更好的说服力;我不是家庭中的权威,说白了,地位不高,哈哈;他们很顽固,已经习惯了固有的方式等等。总之,我唯一具有主动权的就是行动起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效的实践者(我只需要做好这件事就好)。都说养育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可得先把这个人的事先做好了才行,人占主动权的永远是自己能支配和控制的事物,痛苦来自于力所不能及,精力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专心致志,尽情享受过程。我常常在用我缺少的、我想像的方式去养育孩子,回想我的父母何尝不是,我们都脱离不了生活的那个时代,妈妈常说,“我对你还怎么样,我小的时候有你这样的日子过过”,对啊,她把她认为好的一股脑的送给我,我还得照单全收,否则她伤心的样子真是很痛苦!可是,的确,她有什么错呢?她有的是委屈,她怎么就不能被理解!于是,我又循环在这种痛苦中。好吧,谁认为好都没用,被爱的人受用才是王道,呵呵!上次在外面带鲁鲁玩滑滑梯(有障碍物的那种),他比较胆小谨慎,我在鼓励不起效的情况下,给予帮助,并最大可能的让他感到安全,我想在旁的家长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没关系,在我的帮助下,鲁鲁玩得很开心,还一个劲笑着和我说“妈妈等你感冒好了(他对身体的不适统称感冒)来玩嘛,很好玩的”。我真的很开心,一个被关爱的孩子,会分享他的喜悦并同时关注到你!
妈妈,如果鲁鲁很受用您的的方式,您继续!:)
孩子,我是真的有点点想你了,是因为手机翻看你的照片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