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营销就是销售,这句话初看没错,但实际上,营销并不等同于销售。销售主要是以产品为出发点,把现有产品卖出去就行了;而营销则是基于品牌,并以消费者为核心,通过探索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制造出更令消费者尖叫的产品,从而让消费者更喜欢乃至崇拜品牌的策略性行为。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如马斯洛所说的“性和食物的需求、安全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参与社会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等。人的需求是随着不断满足的程度不断地上升的。营销就是要把握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层次。
例如说餐饮营销,目前中国餐饮品牌至少上百种,但真正能被人熟知并产生品牌高度认知的却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海底捞却能脱颖而出,尽管其价格要远远高于普通餐厅,甚至是一些餐厅的几倍价位,但依然有不计其数的消费者为之疯狂,并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呢?
据我了解,消费大众对海底捞的一致好评在于其制造了一种隐形的产——服务,服务好的关键主要还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或者说,通过了解消费者对服务的各种需求,然后设计出令消费者尖叫的服务内容,从而与消费者达成了持续的粘性乃至强大的口碑效应。
我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去餐厅用餐时,发现座位已满,我们就不得不在长长的队伍后面排队,很无奈地在店外站了一两个小时,甚至是三四个小时,好不容易等上座位了,走进去店里,服务员不温不火的态度让我们兴趣大减。
就餐时,食物的油脂沾到了衣服上,雾气让镜片蒙上了雾水,手机因放桌子上也沾上了油,对于女性朋友,其长发也会随风飘到食物上。有时也会出现旁边桌有个小孩吵吵闹闹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我们用餐的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餐饮店做不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帮助消费者解决就餐时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海底捞恰恰发现了这一点,深入探索消费者的心理,解决消费者就餐时的各种问题,因此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因为海底捞以服务著称,所以许多人都慕名而来,有时会因满座而要排长队,但海底捞却不会让我们白白浪费时间,他们会有各种娱乐设施提供给我们,等到有座位时,服务员会满脸笑容地迎接我们到座位上进餐,就餐前,服务员会给我们系上围裙,防止油脂沾到衣服上;接着给戴眼镜的人一条擦镜布,防止镜片蒙雾珠;
当手机放在桌上时,服务员会提供塑料袋给我们装手机,以防沾上油脂,同时也会给女性朋友发圈和发夹,防止头发飘到食物上。对于有小孩的家庭,考虑到不懂事的小孩会影响大家进餐,在家人同意下,服务员也会带着小孩到儿童乐园陪同玩耍。可以说,一切我们想到的或还没想到的服务,海底捞的员工都为我们想到了,并且做到了。
这一切的服务细节,都是海底捞在深入了解了消费者心理后才制定的规则,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心里需要什么,他们就给我们提供什么,并且基本都是免费的服务,这是其他餐饮店无法比拟和超越的,也是许多人宁愿花高价钱也要过来海底捞消费的原因。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近期火爆的“一点点”奶茶店,它是如何做到让我们排着队也要购买其奶茶呢?
我们观察过其他品牌的奶茶店,一成不变的就是那些饮料名称,同样的做法,同样的配料,我们第一次喝感觉新鲜,第二次喝逐渐习惯,第三次喝就会厌倦,因为缺乏创新,没有与时俱进,我们自然对其失去兴趣, 失去了购买的欲望。
而“一点点”奶茶店就是抓住了消费者钟情于新鲜感这一点,从而推出了“隐形”饮料牌,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定制一杯奶茶。
一般的奶茶店,在我们点餐的时候,店员会询问我们想要喝什么茶?要中杯还是大杯?询问到此结束。而“一点点”奶茶则不一样,当我们来到“一点点”奶茶店时,店员都会说:“欢迎光临,请问您要喝点什么?要中杯还是大杯?想要怎么做?需要为您调整怎样的甜度?想要做几分甜的?温度要怎样?凉的还是热的?要不要帮你去冰?还需要加点别的吗?”然后根据我们的回答定制出一杯独特的奶茶。此时此刻,我们会觉得店员的服务很贴心,从而也满足了我们的新鲜感。
当然,除了推出“隐形”饮料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新鲜感外,“一点点”奶茶还探察出了消费者喜欢从众的心理,这也解析了为什么经常出现人群聚集的现象。
众所周知,“一点点”跟“慢”关联,其通过询问许多问题,为我们定制出一杯独特的奶茶外,还有无非就是拉长点单和制作的时间,无形中也增加了我们等待的时间,这对聚集人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我们看来,人气高就说明了这里的奶茶好喝,因此起到了良性循环的效果,即人气越高,过来排队的人数越多。
从以上两个案例来看,无论是海底捞,还是“一点点”奶茶店,之所以那么成功,都在于他们懂得研究消费者心理,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探索出了其真正想要的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服务。
当然,也有不少企业也是通过探索消费者心理而取得成功的。如说,广药集团就是通过了解消费者心理,知道了其他忌讳苦的凉茶,因此研究出了一种饮料式的凉茶---王老吉;
着苹果公司的产品---苹果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也是探索到了消费者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因此不断地更新自身产品以满足需求;
还有德国的宝马汽车,也是知道了消费者爱炫耀的心理,于是给宝马汽车塑造了一种高贵身份的形象。以上例子无一不说明产品营销与消费心理的紧密联系。
所以,营销并不仅仅是将产品销售出去,而是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探索,了解到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然后通过塑造能显示消费者身份、地位等精神需求满足的品牌,再把产品装入品牌中,最终与其需求相结合。
让消费者由对品牌的崇拜转而对产品产生兴趣,从而产生了购买行为,并且忠诚于此品牌的产品,接着把此产品和品牌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熟悉并使用,这才是真正的营销。
沈坤注:作者姚占娣:女,90后营销策划师,2018年进入双剑门,成我的策划助理。本文系其加入双剑门的投名状!值此五四青年节,特发90后营销人文章以资鼓励!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