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最健康的饮料,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少人甚至是杯不离手,茶不离口。但是很多人在喝茶上还存在很多误区,使得喝茶不仅没有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今天小编就就来盘点一下那些错误的饮茶习惯。
1
饭后马上喝茶
很多人习惯在饭后马上喝杯茶解解腻,认为这样可以促进消化。实际上,这并不是个好习惯,茶叶中含有鞣酸和茶碱,饭后马上饮茶不仅会导致消化不良,还有可能增加患结石的风险。
因为胃酸偏酸性,而茶水偏碱性,饭后立即喝茶,茶碱不仅会抑制胃酸的分泌,还会稀释胃酸,影响胃酸中蛋白酶等的分泌,从而影响消化。如果吃的食物当中含有金属元素,如铁、镁等,鞣酸还有可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长年累月就可能形成结石。
2
盲目追求新茶
新茶是指制作好后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茶中未经氧化的多时,酚类物质含量较高,醇类也较多,这些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所以当你长时间喝新茶就会导致肠胃不适,还容易出现胃痛、腹胀等症状。所以大家买回来的新茶最好存放半个月以上再喝。
3
喝浓茶解酒
我们经常听别人说“喝杯茶解解酒”,但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酒精在消化道被吸收后,先被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水分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大约要2~4小时。如果酒后大量喝茶,尤其浓茶,茶碱就会较快地作用于肾脏而产生利尿作用。
但这样,乙醛还没被转化就要从肾脏排出,肾脏受到了乙醛的刺激,肾小球和肾小管都会被损伤,影响肾功能。
且酒精对心血管有很大的刺激性,而浓茶同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二者相结合,更增加了对心脏的刺激,这对心脏功能欠佳的人很不利。有些人喝得酩酊大醉,在喝了一杯浓茶后,会觉得心脏一下子跳得非常厉害就是这个原因。
4
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茶性入肺腑,会冷脾胃,我国自古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早晨空腹喝茶,出现尿频、心慌。晚上空腹喝茶,引起失眠。空腹时,茶叶中的部分活性物质会与胃中的蛋白结合,对胃形成刺激,容易伤胃。
有些人嗜茶成瘾,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热茶。但是茶叶中含有咖啡碱成分,如果肠道所吸收的咖啡碱过多,会产生暂时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状,出现心慌、尿频等不良反应。时间久了,还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
5
喝冷茶
温茶、热茶能提神醒脑,使人神清气爽,但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一旦温度降低了之后,茶汤中的茶多酚、维生素等会容易氧化,含量逐渐减少。 茶水放久了,暴露在空气里,容易滋生腐败性微生物,使茶水变味变质,有害物质也会增多。
当然小编这里说的冷茶是指高温冲泡后放置得久的茶汤,与冷泡茶是不一样的,冷泡茶是指用冷开水冲泡的茶,对茶汤中的营养物质损害不大,冷泡后的茶汤别有一番滋味,并不会出现颜色加深、变涩变苦的现象,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6
用茶水服药
有人喜欢用茶水服药,但是药中若含铝、铁、酶等成份,很能会与茶汤中的多酚类会产生结晶沉淀。茶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会和镇定、催眠的药物相互抵制。专家建议,服药前后2小时内避免喝茶。
7
只根据自己的偏好喝茶
有人偏爱绿茶和生茶,就每天都喝,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而且季节气候变换,喝茶不能偏好一种,应该根据个人体质,还有节气变化来选择不同的茶类,方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最后用几句民间的歌诀来总结:空腹饮茶心里慌,隔夜饮茶脾胃伤,过量饮茶人瘦黄,淡茶温饮保安康。
你们都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