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在《色戒》中说:“通往男人的心通过胃。”其实,四十岁的女人就不要抓住男人的心了,取悦一下自己,满足自己的胃,未尝不是幸福。
记得外地求学时,母亲嘱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好好吃饭。那时候,总是不以为然,觉得母亲很烦,还把我当成孩子一样。只是如今再也没有人跟我说你要好好吃饭、要照顾好自己了。反而角色互换过来了,倒是每天叮嘱儿子好好吃饭,不时还得给他夹上一些蔬菜。
上个星期开始,就特别想念大北埠的红烧鱼以及良记卷饼了。说到大北埠德强家的鱼,第一次吃大概还得说到十多年前。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和隔壁老王从牯牛降风景区回来,一行人点了不少菜,其中就有这道小河鱼锅仔 ,一吃就爱上。说来可笑,对鱼的痴爱可谓有些病态,只要是鱼都爱,管他大鱼小鱼、新鲜的鱼干鱼咸鱼,妈妈总说我是属猫的。小时候过年的那几天,几乎专攻鱼,每餐一盘。
此后的数年,倒是没有去尝过,只是坐中巴车回家,实在不想拎着大包小包上下车、转车。去年自己敢开车后,不时回老家一趟,看看老父亲,总要路过德强家的店。时间合适,总会停车,来上一锅小河鱼和一个素菜。
一锅鱼,大小不一,种类也各不相同——石斑鱼、黄鸭鱼、仓条鱼,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 。浓浓的汤汁在酒精炉上咕嘟咕嘟着,青红椒末点缀期间,看着就诱人,泡泡不停地冒着,烟雾缭绕,香气弥漫。夹上一条,肉质细腻,微微的辣 ,鲜香可口。许是食材够纯,没有太多的佐料味儿,就是小时候吃鱼的记忆——地道的农家特色。每次一锅鱼,我总能吃掉许多,眼前的鱼骨头堆的小山似的。
八月底,儿子军训,和老王一起去了汪村,顺道吃了一次鱼。只是,吃货又嘴痒了,上个周末带上闺蜜,又驱车三十公里。一车,两人,三菜,这次老板倒是大方,烧的全是黄鸭鱼。吃得两人都叫嚷着“饱了饱了”。
本来想着上班去良记买卷饼的,可是一天着急忙慌地赶回新城区做饭,咫尺之隔的美食却是没有享受到。明儿个下午没课 ,即使下雨,也要上街溜达溜达,把卷饼买到,以解我多日之馋。满足自己简单的愿望,收获简单的幸福,就从满足自己的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