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明白孩子到底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哭闹,不妨先想一下我们自己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哭?在难过时、愤怒时、害怕时、委屈时……这些情绪其实都是归属感的缺失造成。所谓归属感,就是渴望被某段关系或某个群体认可的一种情感需求。
相较于成年人可以从社会上去寻求认可、归属,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孩子更迫切需要从这里获取人生的第一次认同。如何帮助培养孩子的归属感,你需要了解下面两点:
001 足够尊重
许多父母始终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因此总是习惯随处使用父母的绝对领导权力,要求孩子这样,要求孩子那样,一切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
在这种强权的压迫下,孩子看似是乖巧听话,但心理上却会离家越来越远,又何来归属感呢。
给孩子尊重绝对不仅是不随意打骂、偶尔聊天谈心这些表面功夫,更重要的是:哪怕孩子再小,父母也要从内心深处真的把孩子看成与自己拥有平等权力的人。
002 接受贡献
让孩子学会对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付出,也是培养归属感的重要方式。试想,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是不是对某项工作倾入心血越多也就越有感情。同样道理,你让孩子为家主动付出越多,他就会越爱家、越认同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需坦然接受即可,不必担心孩子做不到或做不好,重要的是孩子愿意去做的态度。
比如,我们可以列一个家务清单,让孩子自行选择2-3项来承担。如果孩子能超额完成任务,那么可以考虑给他一些物质奖励。但如果是在他自己选择的任务范围内,那最好不要提供额外奖励,但一定要有鼓励。你可以对孩子说“你今天帮妈妈分担了很多工作,打扫了卫生并且洗了碗,你真的很棒,妈妈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