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雨果在格恩西岛装有望远镜的瞭望塔里写下的,可见其想象力之丰富。全文主要描写了一部挣脱铁链的24磅大炮如何重新被束缚住,以及其间相关人员的描写。
首先我们可以从认识论的8个角度来看全文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从语言的角度来看,非常引人入胜的描写,通过对大炮的拟人和拟物手法的描写,带领读者不断联想大炮的威力和无拘无束的样子,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大炮的威力。
从感官角度来看,事情的进展时刻牵动着我们神经,通过多视角的描写,让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个船舱里每一个人的状态和神情,使读者带着悬念一起看下去。
从合理性来看,大炮带着轮子在颠簸的船舱里四处撞击,船员被撞身亡,每个人都惊慌失措,唯独乘船老者“将军”镇静异常,果断的为炮队队长帮上了一把。这对人物的刻画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唯一不解的是,其它被撞的大炮为什么没有跟着一起在船舱里滚动。
从自身的直观来讲,文章重点在于描写精彩的大炮脱缰危机,通过这一事故告诉我们功与过是不能抵消的,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待一些棘手的问题,也给我们生活中一些启示。
从自身记忆里来说,因为我们现当人只有乘坐过现代的船只,很难联想到当时的那种危机四伏,在海上就是没有那种陆地上的踏实感,感慨那些不畏艰难的士兵。
从感情角度讲,我们都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好好活着,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不希望人们因为小小的失误而做出无谓的牺牲。所以,在影视剧里,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个犯错的人有的活下来了,有的也是用来杀鸡给猴看了。
从想象力的角度来看,就如开头提到,作者正是应用了无穷的想象力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引领我们每一个读者也发挥想象力一起来想象当时的危机。
最后从信仰角度来看,人类从渺小发展到现在成为地球的“主宰”,但人类自身依然是渺小而脆弱的,一个不小心,就丢了性命。所以,信仰一直伴随着每一个人,不管我们信与不信,正如文章里提到的船长的对话,以及执行死刑时上场的牧师。都为我们展示了信仰在人类每一步中的影子。
想象力是人类最为独特的脑力财富之一,雨果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完美的示范。但又仅仅只有想象力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多角度去刺激读者的感官、情感以及信仰,以及一个具有启发性的结论。综上所述,全文用很简洁的文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场景、剧情、人物特写以及拟人拟物,是一幅生动而形象的并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