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谈了一点修身修心的好处,那有没有方法做到呢?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以三教为最,而三教中又以佛法最为彻底。选哪个,这个缘分全在各人。
倘若觉得儒家与你亲近,选择了儒家,那也不错,因为儒家中确实也有修身修心的方法,可以切实解决人生的很多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源远流长,但建议了解儒家还是以先秦的四书五经入手,这是儒家的源头、发端。所以这里先聊一聊儒家的方法,佛、道可以以后讨论。
人不知而愠,《论语》的开篇即如此说。紧接着说,为人也孝弟(悌),则不好犯上,不好犯上,则不好作乱,故孝弟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曾子则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就是功夫......
《论语》劝人修身的话很多。但《论语》的语录的形式决定了它的系统性稍差,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感性的材料,有劝学(修身修心)的,有说方法的,有说作用的,有说表现的,还有举反面例子的......后人总结出仁义礼智信,又有温良恭俭让,再有忠孝廉耻勇。网上查一查,还有诚悌勤雅恒。说这么多,也就是一仁字,不过就是一心耳。而曾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简单吧?可是很多人做不到,自然也体会不到益处。
后儒们怕人误解,为此曾子、子思(有不同的说法)又补写了《大学》《中庸》,明确人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个思路较之《论语》是很系统很清晰的,开门见山。如果世之只传《论语》,那后世的歧路更多。这个路子不是孔夫子没教没传,也不是《论语》没有涉及——《论语》虽有章法,但仍失之过散。现在研究《论语》等国学的很多人,仍在寻章摘句上作功夫,除了评评职称,写写论文,或者写一堆书外,不会有太多的实益。
不管忠恕之道,还是止于至善,其实修的是心,去的是杂念。《大学》的表述是正心,诚意。杂即不纯,不纯即不正。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大意是说自己心中的念头,自己要很清楚,就象闻到臭味就生厌一样,不要欺骗自己,而心生邪念。诚意的功夫在于观心,恶念起时,如果不觉察,不正心,让它表现出来就是恶行。用大白话说出来,就是自己独处的时候,很多杂念恶念如渣滓般泛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无事做,人闲下来,杂念显现,如水久澄。
独处时不注意恶念,不要以为这就算完事了,处处算计,养成习惯后,一旦利益当前,这些念头就会纠结翻滚,缠绕在心,挥之不去,暗耗气血,的的确确是损健康的,这就和以前说的息心有很强的关联了。不讲德行,还会损害你的家庭、事业。《周易》讲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常人常在这种状态而不自知。很多公众人物正当红,突然殒落,令人扼腕——有几个能跑出这个范围的?独处时应常常察心,常常如此做功夫就是修心,直到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起心动念都是如此。
《大学》接着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在古代就是指没有德行的普通人。如果职位高,没有德行修养,仍然在小人之列。今天的小人一词词义所指的德行在程度上更为鄙劣了,有可能连一般人都算不上了。
恶习一旦形成,很多时候就并不是由你自己完全控制了。如果还不明白,这里就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比如你明明知道某事不对,但却忍不住去做,做了又后悔;再比如失眠,有人动辄发脾气;还有人有严重的强迫症、郁抑症,乃至精神分裂...如何处理?答案皆在心中——你自己的心,你不处理、不修,你要交给谁帮你处理?
如果想完全明白,不要靠纯粹的逻辑,一切道理唯有实践方能真知。比如你不可能仅靠想象就知道《西游记》中人参果的味道——假如真有人参果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