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打卡45天。
社交范围狭窄,喜欢死宅是一部分现代人的通病。而最近几年肩颈和腰椎问题日益加重与人们越来越宅在家不无关系。宅是一个舒适区,我们该多出去走走,和更多人见面、交流?还是无论休息抑或出门,遵循本心就好?
在古代,人与人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就是见面。见邻居,见上司等等,见面次数多了,左邻右舍会渐渐熟络,对彼此做人做事的方式有个直观的了解。那个时候娱乐较少,最多的是三五好友见面唠嗑,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在那种社交状态下形成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参与社交的方式变的多样,从电话迅速铺展开来,到网络再到智能手机的升级和应用,人们沟通的时间成本大大缩短,人们的沟通习惯开始向虚拟化转变。
到今天,一部手机就能实现与身处世界各地人的沟通。
那么,我们的面对面沟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首先:相同语言的表达,情景不同状态自然不同。比如同一句话,我用微信表达对方理解起来可能是一个意思,但是如果是面对面的沟通,对方不仅能够听到我说话的语气语调,还能够看到我的表情。在一定的情境之下,只有面对面的沟通,才能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在沟通过程中的损耗,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其次,面对面的沟通有助于情感的交流,可能我们有机会在这样的沟通中成为朋友。就如两个人,如果一直是通过使用虚拟网络比如微信QQ等聊天,一天两天,我们可能只是对彼此熟悉,不会有更深入的发展。如果想真正打开心结成为朋友,必须是建立在见面沟通深入了解。
最后,面对面的沟通的真实感可以带来信任,这是虚拟沟通无法完成的。另外,面对面交流除了听之外,还可以观察到更多的内容,比如做的是不是和说的一致,等等。面对面沟通是个不断交流,及时处理不断获得反馈的过程。
面对面交流有必要吗?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