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很想梳理一下我与写作的故事,但是因为参加各种共读、写作活动,这个想法被搁浅了又搁浅。
没想到参加逆熵社群的写作训练营的第一课作业便是写一写我与写作的故事。
每每与好友聊起写作这个话题,心中总是感慨万千。五年前的我,觉得写作离我大概有十万八千里远,因为那时的认知里写作是专业的作家们干的事,跟我沾不上边。
2019年的春节期间,原本应该在家休假的我临时接到通知,需要去单位值一天班。凑巧值班的时候,公司企业文化宣传部打来电话:需要当天值班人员写一段我的春节值班小故事。
走出校园后从未再写过作文的我,我绞尽脑汁花了大约三小时写出了一篇300字的幽默小故事。隔天遍发布在公司公众号上,并且收到了50元的稿费。
这50元的稿费威力特别大,它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写作。之后,我抓住我们部门的各种写总结材料、写说明、写新闻稿的机会,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帮领导和同事写工作文件。
半年之后,我的努力被看见了,我被调入了公司企业文化宣传部,成为了企宣部一名通讯员。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常常加班熬夜赶工作新闻稿。
如今,尽管要写的东西常常受制度及领导的限制,但我依然非常喜欢这项工作,因为我打心底热爱写作。
喜欢写作,就会持续寻找输入源。我的输入源来自阅读,为了利用好上下班路上的碎片化时间,我选择了在微信读书上阅读。
去年7月份,在微信读书里结识了逆熵增者。他的一篇《认知觉醒》的书评让我十分震撼,除了感叹他写的真好之外,脑子里冒出了另一个想法:光靠工作上的写作输出太局限性了,我要向逆熵学长一样学习自媒体写作。逆熵学长第二次点亮了我的写作之星火。
于是我报了逆熵学长的共读营,并结识了一顿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每天,我们一起阅读、探讨并输出读书笔记。并模仿逆熵学长和小伙伴们开通了公众号,把读书笔记发布在公众号上。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小米老师,他同样热衷于阅读和写作。从共读营开始的那一天起,我每天都坚持写读书笔记,无论篇幅长短,没有一天中断过。可能,这就是“真爱”吧。
虽然对写作有一股纯粹的热爱,但是因为我不是文学科班出身,进入自媒体写作领域的三个月后,我便陷入了灵感枯竭的境地。
为了走出这个困境,我再次选择走进书中寻找出路。在逆熵学长的推荐书单中,《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成为了我关注的焦点。
由于认知不足,这本书被我读出了“半生不熟”的味道。焦虑之余,我放下书本,刷起了朋友圈。
无意间在朋友圈看到了小米老师分享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共读体验招募活动,我再一次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卡片笔记大家庭。小米老师带领我们再次共读了《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
第二次回读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写作,它让我明白了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记录和表达,更是一种思考和反思的方式。
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我过于关注文字的表达效果而忽视了思考的重要性。
通过卡片笔记的方法,我可以更好地整理思路,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写作的动力和信心。
盘活读书笔记、让写作不再从空白做起,卡片笔记写作法惊艳到了我,我的写作之路第三次被照亮了。
每天按照摘录+转述+思考+行动的路径去写读书笔记,我轻松实现了公众号日更。如今已经坚持更新了两百多篇了,我也变成了“不日更不是人”社群的主理人。希望我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带领更多的小伙伴们,在写作这条路上走的更宽更远。
现在回想起来,我与写作的故事充满了转折和惊喜。从最初的50元稿费到现在的坚持更新两百多篇的公众号文章,我的写作之路越来越宽广和充实。我相信只要热爱写作并不断努力和探索,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