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从来对酒没什么兴趣,即使有什么场合,实在推脱不过,也只浅尝辄止,酒的涩辣可以说没有一点吸引我。一直是拒绝的。
至于一些人对酒的小酌、豪饮、更没有体验,偶见书中对什么飘飘欲仙,壮士无畏等等描述,只是当作美文一读,仅此而已。
书中章节有印象的可能只剩下三碗不过岗,武松打虎,酒壮英雄胆了,至于其他与酒有关的描述,也都原封不动还给书本了。
再者,就是婚宴酒席上的馋酒客人,借着喜庆气氛,划拳猜令,饮个痛快,不用张罗组局,还连酒钱也省了,看过不少这样乐此不疲的人,只当过往,无需牢记。
至于新郎新娘在婚宴仪式上的交杯换盏,那是对缔结姻缘的美好见证,对当事人无论酒味如何,都是甜到心里的记忆与体验。你看你看,说着说着就离题远了,我这人就是专注度差点,只能求谅解了……
至于题中说到一次微醺,实属意外偶然。不久前,几个朋友来家里小聚,只顾热情接待,寒暄热闹,都没太注意他们还带来各种水果、点心,饮料。没错,我若应邀去朋友家,也会想到这些基本礼节的。
都是熟惯的朋友,我们一起下厨,各自做了自己拿手几样菜,席间更多的是久违的交谈聊天,因都是女眷,当天喝的大多是甜饮,也因为她们是开车来的,故未备与任何酒精有关的饮品。更重要的是本人不善饮酒,就自觉别引火烧身了。
近日,因春夏替交天气变化多端,那天,中午气温飙升至摄氏20+,从市里办事回来,放下车,又去小区内的驿站取了两次包裹。由于是徒步快走,有分别是两家驿站,跑的我满头大汗,只后悔就应该开车来的,当时顾虑了一下,就因为窄路小巷不好停车放弃了,才造成我汗流浃背的。
匆匆上楼,口渴难耐,忽然想起聚会时朋友拿来的饮料,打开对住瓶口咕噜咕噜喝个痛快,还奇怪呢,这饮料看着还挺高级,味道有别于平时常喝的各种。管它呢,先饮痛快再说,的确它的低温缓解了我一个上午的疲劳加炎热,750毫升的量,喝下去三分之二。
只片刻功夫,就觉得头晕乎乎的,胃里热热的。不对,难道是这标着韩文的饮料有问题,赶紧细看,吓一跳,居然6%的酒精,是不是就意味着6度酿酒?我这个酒盲,不懂!啊!这帮朋友,原来是想借酒助乐的,都怨我未解风情,只拿饮料招待。
想想还直后悔,怎么连问一声都没有,多扫大家的兴,还搞这么一出,让自己无意体验一把微醺。等她们约我时,也准备故伎重演,报复这些朋友一下,好好让她们也醉一回。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