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海滩明星:竟然会与棕子有瓜葛?

1921年,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在徐家汇建起了上海第一座录音棚——百代小红楼,启了中国唱片制作史。。从此,十里洋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当红歌星”。

当时,上海滩媒体和听众评选出来的“上海滩七大歌后”。时至今日,她们那或甜美、或慵懒、或妖艳的歌声,依然是令人难以忘怀。

王家卫的经典影片《花样年华》以周璇歌曲作为片名,整部电影弥漫着老上海风情遗韵。

费玉清、蔡琴等名人演绎的歌曲中,翻唱自周璇歌曲的不在少数。

周璇的这一波走红是“出口转内销“,所以“周璇”的名字成了老上海的象征。


她的歌唱岁月光彩照人,甜美的歌声成为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共同记忆:

《四季歌》流传天下,

《夜上海》成了一座城市的名片与芳华印记,

《何日君再来》更是扰动四方愁绪……


她的歌唱岁月光彩照人,甜美的歌声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四季歌》广为流传,“夜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注脚,“你什么时候再来”扰乱了各方的思绪……

自然也带有港台人对上海的刻板印象:不夜城的夜莺,纸醉金迷、风花雪月、歌舞升平。

果真如此吗?但不尽然,她有大量作品唱的是人间烟火,很接地气,甚至有点“俗”。

1953年,周璇在电影《彩虹曲》中唱了两首很有意思的歌曲:《扫地歌》和《厨房歌》,每天早上,他们打扫庭院,然后烧菜烧饭,这是寻常人家最普通的生活,在周璇美妙的歌喉唱来,十分亲切,又十分诙谐。

五芳斋粽子,采用周璇的老歌作为背景,拍了部宣传片,可以管窥民国时代上海人家是怎么过日子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