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一本书叫《狗屁工作:一种理论》,作者写道:许多员工每周工作 40 至 50 小时,但有效的工作时间也就 15 小时。剩下的时间用来组织和参加激励会、更新脸书与下载电视盒子。
一开始觉得太夸张,后来想了下,如果不是那种计件工资的工作,上五休二,每天投入的时间还真不一定能超过3小时。
我上一家公司的同事是做设计的。我想象中的设计是伏在电脑前,左右手不停按键盘,一坐就是一上午。我这同事不是,她做一张海报只需要十分钟(真没夸张,直接从设计平台下模板,文字图片都有文案给她配好,她只需要替换文字和图片就OK了),然后十分钟去蹲厕所,十分钟去刷视频微博,然后根据修改个十分钟,再去楼梯口抽烟聊天,一小时就过去了。
可是你做完了,领导不就得给你安排其他任务了吗?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浑水摸鱼是有技巧的。比如你做海报不是需要十分钟嘛,做好后,先把部分内容隐藏掉(稍微会点儿设计的都知道),然后展开到桌面上,等待领导第一次“视察”。如果领导说有新的任务,你就可以说手上的工作还没结束,也很急,这不就推掉了。即便推不掉,你也能把时间往后排,还会让领导觉得你辛苦了!
然后这张做好的海报什么时候给领导审核呢,如果是上午做的,你就下午给,下午做的,你就第二天给,拖得越久,你为自己挣得的摸鱼时间就越久。回头让你修改调整的时候,你再稍稍拖点时间,越是下班的时候拖越好,再次给领导留下你为了完成工作,宁愿牺牲自己的时间。
以前公司加班算加班,她每天都要忙到九十点钟才回去,后来公司制度改了,加班不算加班,她就再也没有晚走过。
我最神奇的一点是,她经常能靠着一张节气海报混一周,领导却非常信赖她!
这应该就是她的“特殊才能”吧!
令我奇怪的是,就算已经闲到发霉了,她还仍是天天喊忙喊累,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习惯了,习惯性表达自己的“虚忙”,让身边的人都觉得你这份工作不易做;也许是因为你确实真“忙”,打游戏打到凌晨一两点,能不累吗!
职场上这样的人真的很多。很多企业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很多。
新加入的血液一开始还挺有冲劲儿的,后来发现放眼望去,只有自己在认真。认真做事的人并没有得到领导的赏识,反而被其他人安排了各种活计,一两个月还好,时间久了,谁愿意做这种哑巴吃黄连的事儿。
后来,这些人要么离开,要么就变成老油条留下来,只要公司不倒,这里还真的蛮适合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