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幸看到这本史蒂芬·柯维的代表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他用七个习惯来分析对人的生活、工作、家庭的影响。
柯维通过研究和自身的经历反对“个人魅力论”,提倡“品德成功论”。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修为,会渐渐渗入到周围的关系圈,必然在事业或者家庭角色中游刃有余。
作者从思维的重要性来论述思维的转变是提升自我的途径,一个人的思维一旦打破之前的框架,它会在外界形成新的认识,反求诸己。继而论述思维和品德之间的相互影响,先成修炼品德,再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思维代表一个心灵地图,它隐藏在我们的内心,引导着我们去实现心中的蓝图。
而本书的七个习惯,都是一定的内在关联,相辅相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依赖到独立,再从独立到合作。
七个习惯中前三个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培养个人品德修养从依赖到独立以修炼“个人成功”;中间三个习惯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从独立到互赖的过程,以达到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修炼“公众成功”。最后一个习惯是不断更新。
习惯一:积极主动:跳出周围环境和社会制约的束缚,反对消极被动,积极主动努力提高个人的生命价值。并以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逆境中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暗示度过险恶的难关,以及妻子的朋友卡罗抗癌经历,来说明积极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在职业的选择上,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在生活上,我们不能以懒惰推诿自己应担的责任。一个问题的形成,首先应该审查自我,而不是抱怨外在环境或者对方身上。
习惯二:自我领导:先有规划后有行动,管理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每个人心中应有一份自我期许和基本价值观,认定自己的人生哲学信念,用理智来给自己规划一个人生使命宣言,一旦遇到疑惑和困难,以原则为重心会帮助你提升个人价值以实现人生的目标。
习惯三:要事第一:掌握重点式管理,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培养组织能力,把要事放在第一。有效的自我管理和懂得适当放权和授权对下属的或者家庭成员有效管理,能让你站在一个高度抓住重要性而不是紧迫性。关于授权,想起雍正皇帝,事必躬亲,不太信任身边的谋臣,最后年纪不大活活累死。
习惯四:双赢思维:双赢以诚信、成熟的人格为前提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谋利益。实现双赢的步骤: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寻找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途径。
习惯五:知彼解己:将心比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习惯六:统合综效: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习惯七:不断更新:努力锻炼身体、智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情感,全面提高全能的自我空间。
而这七个习惯均符合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
七个习惯在宗旨是,以正确的原则为前提,以良好的品德为基础,修炼这七个习惯,从而达到一个人的效能和人际关系的由内而外的修炼。每一个习惯影响后面的习惯,呈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阶梯,循序渐进的形成新地蜕变由内而外地完善自我。
作者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用身边的亲历实例和故事来展开论述好的习惯及思维带来的正面影响,每一个小节之后,建议读者用实际行动来实践书中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