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行简
今天在公园看见两个孩子在喂养宠物鸭子。毛绒绒黄澄澄的小鸭子,甚是可爱。在我的记忆里,小鸭小鸡甚至还有大鹅,在童年里它们是一家生计里的一部分。平时对他们悉心照顾也是为了让它们更好更快的长大。从未细细地去欣赏过它们。只觉得一天到晚叽叽喳喳的吵闹,另外鸡鸭鹅一多起来,院子里到处是它们的排泄物,即使清理干净,还是有臭烘烘的味道。一到夏天,这种气味熏的人头晕,不得不把它们隔离开来,每日多次的打扫庭院。
那时候算得上宠物的,也就小猫小狗了。顶多我们吃剩的东西给它们,还未单独去买过狗粮猫粮。不光猫狗吃的不好,我们吃得也算不上好。除了土里一年四季长的,零食便是没有见过的了。那是上了小学以后才有的天地中的另一角。
春天的风一吹,田野里的野菜摇摇晃晃地扭着身子钻出来。我和小伙伴就会装模作样地拎着篮子去挖野菜。别的也不认识,唯独识得荠菜。经常我们一边玩一边挖。更多的时候是在田埂上找些好看的小花。就地过起了过家家的游戏。等到日暮的时候着急忙慌的挖几颗荠菜回家。母亲会把荠菜清洗干净切碎拌上面粉放点盐,隔水蒸熟。出锅后淋上一些香油就好了。
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捡豆子捡麦子,跟着农妇们在地里弯着腰去捡这些遗落在地里的宝贝。说是去捡豆子麦子,其实去抓土里的蜘蛛和蛤蟆。小时候真是奇怪,人虽小胆子却大。天不怕地不怕,有时候还会去捉田里的壁虎。甚至热的不行的时候,会去墓地。墓地会有成片的树木,柳树桑树居多。夏季桑树的桑葚刚刚成熟,我们就会爬上去摘桑葚,百无禁忌。
等到秋天的时候,好玩的就更多了。烤红薯烤花生烤玉米都是常规项目。秋天的烤蚂蚱也是我们的常规菜。还有跳绳比赛,绳子就地取材,从红薯地里薅来的,人手一根半枯萎的红薯秧,就在路边开启一场场“群魔乱舞”的精彩比赛。中秋前后的晚上,月亮又大又圆,傍晚时分或者稍晚的时候我们就在树林里晚“角色扮演”,一群“武林高中”,在枯枝落叶间进行武林盟主的角逐。霸权的建立及推翻,周而复始。
冬天让我们感兴趣的倒不是打雪仗和堆雪人,说到底是因为太冷了。冷得难以出手。我们更喜欢的项目是去村南边的河里溜冰。一个个穿着棉花做的棉袄棉裤。笨重的像个企鹅。溜冰溜起来的时候东倒西歪。大人们就在岸边看着我们,不时地提醒着不允许跑太远,不允许推搡打闹,不允许吃碎冰。。。冬天的时候玉米杆和棉花杆都码得整整齐齐的放在各家门口午后,像一个个蒙古包。那是我们的天堂。白天我们会躲在一个个“蒙古包”里捉迷藏。晚上就会寻找躲在里面的小鸟。麻雀会多一点,偶尔也会找到一些斑鸠和刺猬。小时候不懂众生,只一味的顺着自己的心意。整个冬天,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当时,就是这些小动物最大的天敌了吧。
时间过的真快,这些游戏还没有玩够,就已经长大了。今日看到此景,感慨良多。特作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