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日本皇室之花,也是皇室的国花,但在日本民众心目中,樱花才是他们的“国花”,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久远的历史。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木花开耶姬的美丽而又智慧的姑娘,用了半年时间,自冬季到夏天、自南而北走遍了整个日本,沿途撒下了樱花的种子。自此以后,日本各地便盛开樱花了。
3月底的日本,还有些冷,但樱花已争相绽放枝头,在寺院、在公园、在河边、在马路两旁、在无人的乡间小路,樱花绵远而开,一眼望去,满目的花骨朵儿,绵长的樱花林,白的、粉的、紫的、红的等等,姹紫嫣红,相映成辉,美不胜收,不但深受日本民众的喜爱,专门举行“樱花节”进行观赏,一家老小,或者是三五亲朋好友一起聚在樱花树下,围桌而坐,品酒、品茗、品美食,共襄樱花盛举。
“赏樱文化”也吸引了全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纷纷慕名而去,据不完全统计,超过500万海外游客专程是为了观赏樱花而飞抵日本进行旅行,今年预计将有6300万游客共赴樱花盛宴。自3月底开始绽放的美丽樱花,由日本最南端到最北端依次盛开,直到5月初北海道的“最后盛开”,就连刘嘉玲和梁朝伟都被吸引而去,漫步在落英缤纷樱花花海里,感受那绵延不尽的缤纷芳香。
樱花并非日本独有,宜人的春季,万物复苏的季节,美国华盛顿国家樱花节,全市共有3000多株樱花树簇拥绽放;加拿大温哥华樱花节,40000多株樱花树把城市点缀成花的海洋;韩国镇海的樱花节,绵延不绝的樱花大道上,樱花树相拥而立,恣意盛开;中国武汉大学的樱花季,1000多株樱花树傲然林立,在初春的气息里迎风飞扬;还有巴西库里蒂巴植物园的樱花树及德国波恩樱花大道的樱花等等,世界各地不乏樱花盛开的美景,但成为“樱花之国”的却只有日本。
日本的赏樱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七世纪的持统天皇,他特别喜欢樱花,多次到吉野山观赏樱花,而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赏樱大会是在九世纪的嵯峨天皇主持下举行的。那时赏樱还只是权贵间盛行的活动,直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为了消解百姓对上层统治阶层的不满情绪,德川吉宗公下令在江户各地种植樱花,鼓励百姓进行赏花游玩,赏樱活动才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家,逐渐成为一种民间的风俗及举国上下皆欢的活动。
目前在日本空前绝后绽放的樱花,90%以上的都是一种名为“染井吉野樱”(Prunus yedoensis)的樱花,这是一种人工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在明治维新时期,东京一位叫染井的园艺师,用大岛樱和江户彼岸樱这两种樱花进行培植杂交,从而改良出这个新的品种,它分别继承了两者花朵大和先花后叶的特点,且能同步开花、同时凋零,景象颇为壮观。
也是“染井吉野樱”的出现,才把日本的樱花文化真正的推向了极致。无论是在日本何处,都能欣赏到落樱芳香的樱花,福冈、东京、甲府、名古屋、大阪、熊本、京都、新澙、仙台、长野、秋田、青森、札幌等等,由南向北,樱花依次盛放,“樱花雨”随风洒落。
樱花的花期很短,从花开到花落只有十几天,但因为日本各地气候不同,所以各地的樱花花期也稍有不同,日本政府充分利用了樱花的盛景来吸引全世界的游客,全国上下有多达5000多个樱花景点,偏远的小地方一样吸引和分流了很多因慕名樱花而前去旅游的各地游客。
有游客表示,像鹿儿岛这样GDP在日本排名倒数的县城,一样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且在这样一个非都市圈、经济发展贫弱的小县城,旅游资源及公共服务都做得非常的到位,感触颇深的几点是:
1、即便是小地方,无论是乡间小路还是公路街道,卫生环境都干净整洁,让人心旷神怡;
2、再偏远的小餐馆,菜品都很极致,且有喝咖啡的传统,这让人有休闲惬意之感;
3、没有宰客的现象,大多数的景点都不收门票,即便有收门票的,价格都很便宜;
4、旅游服务做得很规范,真正的让人感觉是去旅游而不是去受罪。
樱花季带来的旅游热潮,带动了日本各地旅游和消费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跟樱花相关的各类商品的热销,鼓了日本各商家的腰包,因为商家们想尽办法蹭足了樱花的销售热点,这包括各种琳琅满目带有樱花主题的商品,如生活用品、日用品、装饰用品等等,粉色的樱花经济也是女性经济,就连星巴克、可口可乐及朝日啤酒等知名品牌都一样推出大量以樱花为主题的广告和商品。
庞大的人流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据估计赏樱游客(国内外)为日本旅游业带来的直接消费达到30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2亿元),若是算上间接的消费,今年樱花季给日本总体带来的总体经济效应将达到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赏樱文化不仅消费潜力惊人,对于日本旅游软文化输出及平衡各区域的旅游发展也具有巨大的隐形带动作用。
据日本旅游局统计2018年入境旅游的游客人数超过3000万,其中有超过40%的人到过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以外的地方进行观光和住宿。根据日本地图公司昭文社的数据,2018年春季赏樱期间,北部偏远地区青森县迎来了310万的游客,而当地的人口为130万左右,赏樱游客数倍于当地人口。2017年日本入境游人数达到2870万,旅游业收入高达4.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70亿元)。
据麦肯锡的报告,日本入境游市场规模年均增长33%。入境旅游已经成为日本政府实现到2020财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600万亿日元目标的核心要素,为此,日本政府于2015年就制定了到2020年的入境旅游目标。具体指标包括:入境游客数量、入境游客总支出、非大都市地区累计入住夜数、重复入境游客数量。政府希望到2020年,以上数据全部翻番(详见下图)。
依据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7年版《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日本的旅游竞争力全球排名第四,亚洲排名第一。在有利环境(即安全防范等)、政策条件(即开放程度、价格优势等)、基础设施(即航空、陆地、港口等旅游服务设施)、自然与文化资源(即旅游资源等)四大模块上,日本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报告表示,目前全球旅游业收入已占到全球GDP的10%,每10份工作中就有1份来自于旅游业,行业发展速度远高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此外,人们旅行支付能力和全球交通便利性的不断提升,也将支持旅游业的未来发展。
欧洲国家在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中的优势依然明显,但亚洲地区表现非常抢眼,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最友好的旅行目的地,旅游市场规模仅次于欧洲。2016年亚洲地区入境国际游客超过3亿人次,入境人数全球增长最快。世界经济论坛航空与旅游行业总监蒂芙尼·米拉什认为,旅游业的亚洲世纪已经到来。
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各国不可忽视的一股巨大经济力量,毕竟旅游自由,有钱有闲出境游游游和买买买已经成为新中产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