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梓申
声明:文章禁止商业转载,个人转载请注明作者
本文是我的读书笔记,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下三个方面:
理财是什么?
为什么要理财?
理财是一种管理思维
篇幅有点长,但通过书写出这篇文章,我心里关于理财定义、观念等逐渐明朗,也希望你看了我这篇文章也能有所收获。
理财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对理财的定义:
理财( Financial management),指的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为目的。
说人话,理财就是为了管理自己的现金流。
既然把理财定义为管理自己的现金流了,那么理财就无关自己钱多钱少了,再少的钱也可以理财,哪怕仍进余额宝都可以。
但在生活中,人们一谈到理财,总是把它与“财务自由”挂钩,但是怎么样才算财务自由?
我想不同阶段的人对财务自由的概念各不相同。就如我现在穷学生一个,会觉得现在给我1个亿我就可以一生不工作就够我花了,真的够我花吗?我这样不空虚吗?我人生的意义呢?
不管怎么样,人都是需要一些东西支持自己活在世上的,你见到许多成功人士大部分表面看起来过得比你还辛苦就能体现出来了。
所以,我觉得,“财务自由“并不是我们我们理财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事关于精神方面的自由,比如选择的自由、时间的自由等。而财务的自由,是给这些精神方面的自由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类似于一个保险丝一样。
但以现在的时代来讲,只要勤奋磨砺自己的能力,同时减低自己的欲望,也能够不需要先获得“财务自由”,一样可以获得”精神自由“(古典老师:自由=能力-欲望)。
所以,关于理财,虽说是在打理我们的财务,但是可以升华成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物质与精神平衡的生活态度。
为什么要理财?
1、人的平均寿命变长了。
虽然绝症越来越多、事故越来越多等,但是总体上来看,人们的平均寿命是被延长了。
报告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在持续改善,人均寿命在我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延长了39.5岁。——2014年度《卫生改革与发展绿皮书》
人寿命的增加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养老问题。在中国体制里面,男的是60岁退休、女的是55岁,由于寿命的延长,以80岁的寿命算,你得有能生活20年的存款才能活下去,那么这20年需要多少钱呢?
假设你一个月的开销是2000元。(老了医疗保健、亲朋好友葬礼费开销大,这假设在一线城市算少了)
那么20年的开销就是:
2000*12*20=48万
再算上每年5%的通货膨胀,那就是:
48/(1-5%)20=82万
所以要一个月2000元的开销的话,大概在60岁的时候要有82万存款。
当然,实际上生活的通货膨胀率比5%高出很多,而每个月只花2000元老年人生活也太拮据,有兴趣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去计算吧,否则这里开个20次方,数额会吓死你。
其次,由于寿命的延长,人们的总工作时间也是延长的,以25岁开始工作为例,到60岁退休,起码也有35年在工作中度过,快占据了人生的1/2,那么这35年间赚的钱合计起来也是非常多的,钱多更需要管理。(前面说过理财就是对现金流进行管理)
2、非暴力的折现超越了暴力
到现在,虽然社会中还是充斥着暴力、贩毒、拐卖等现象,但是你们有没有发觉总体趋势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呢?
在街头贩毒的喽啰,大约一小时赚 3.3 美元;小头目,大约一小时 7 美元,然后,这些可怜的家伙们却要冒着高达 1/4 的概率随时被干掉的风险 —— 这不算他们随时可能被抓坐牢的风险呢。——《为什么那些毒贩还住在父母的家里》
可见,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贩毒、暴力等风险、成本已经非常的高了,与之相对的,现代人随便开发几个游戏、APP等也能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迅速积累出自己的金子,例如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等。这样的赚钱的方式并不需要铤而走险搭上性命,又能有无限可能的收入,而贩毒、暴力啥的虽然利润还是很高,但是跟这个利润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要这样优雅的赚钱,知识与能力必不可少,其中理财也是一种。
3、能造福你的后代
其实们人不仅聪明、连体力耐力等都有可能遗传给后代,虽然概率没那么高,但是还是有的。再说了,如果你自己本人掌握了一定的理财知识,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的培养,然后在时间的帮助下,造福自己的后代。更进一步,如果你通过理财拥有强大的财产支持你的后代追求精神的自由,也是一种实力。
理财是一种管理思维
其实不论是理财、时间管理等等,其实都指向“人生管理”,而要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主要是进行自我管理和风险管理。而理财,也是这样。
自我管理
在理财的自我管理里面,“开源节流”这句话最能体现出来。因为在一开始,人们还没什么存款,这时候存钱成为第一要事,因为有了存款才能进行“开源”,有了存款才能抵抗未来未知的风险,所以这个时候存下钱特别重要。
而说到存钱,就得涉及到省钱。省钱的技巧网络上有很多,这里不想多说,主要说一说省钱的理念:
1、省钱但不能牺牲生活质量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必需品开销的成本是逐渐减低的(规模经济),只要你的收入不是太少的话,完全可以在省钱的同时也可以高质量的生活的。例如:以前买衣服追求数量多,现在转变为少但精;以前早餐要吃十几块,现在晚上先去买点材料第二天自己做早餐,便宜又健康;以前爱吃零食和饮料,现在戒掉转为自己动手制作···
虽然时间成本比以前大了点,但是生活质量并没有大打折扣,甚至反而增加了。
当然,如果你现在收入太少,比如一个月才挣2000元,那省钱就不是你要做的事情了,而是投资自己,增强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工资,再来提高生活质量。
毕竟,人生就这么一次,为了省钱而牺牲质量,活着有意思吗?而有智慧的人是既省钱又提高生活质量的,所以你应该花点心思琢磨琢磨。
2、识别必需与不必需
在识别你要购入的东西是必需与非必需上,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不理性的。也没说这样不好,这得分情况:
①如果你发现你现在购入的某样东西其实自己却没怎么使用,那么就得理性一点了,思考是否要削减掉它了。例如经常买衣服,但是有许多衣服没怎么穿过···
②你一直喜欢某件东西,经常疯狂的买入,但是它是你的精神支柱,这时候,就要先理性再感性了,试试看削减掉它对你造成的影响大不大,如果不大,继续努力削减,如果影响较大,就止住。例如海贼王的周边,明星的CD、海报等。
③你知道是浪费,但是还是得买的东西。这里就很感性了,比如买礼物送女票、朋友等,不过这也是可以提前花店心思准备的,然后上网定制,毕竟送礼是送得“值“,礼物的价格并不是主要的,可以理性的思考琢磨省点钱、多点心意。
识别必需与非必需其实是很痛苦的过程,我自己深有感触。但是当然尝试这样去试着做的话,你会越来越认清自己的本性:卧槽,原来我的馋嘴力量如此强大;卧槽,我原来这么喜欢贪小便宜;卧槽,原来原来这么懒···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认识自己的本性,遇见未知的自己,以后做什么事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子进行选择与调整了。
3、多读书,很省钱的。
当然,这里有前提:会读书才行。
不过“会读书”概念很模糊,其实只要你能把你读的书“用”到自己生活中的时候就行了。
比如以前我不懂护肤,买了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护肤产品,浪费了好多钱不说,皮肤更差了。但是花几十块钱买了宝拉的《美丽圣经》这本书看,从里面我明白了原来洗面奶皂基成分清洁力强但伤皮肤、面膜主要是补水用而已没那么神奇、去黑头靠导出液撕拉等根本没啥用还伤皮肤···然后就扔了这些产品,换了正确的产品,不仅少花了许多冤枉钱,皮肤也开始变好了,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这些知识,以后跟别人聊天吹牛逼的谈资就多了···
不过这里也就有第二个前提了:读好书。
不是说好书难找,只是市场上垃圾书太多,看了没多大意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去对应的专业论坛逛逛,一般顶置贴或者精华帖里高手们已经帮你们集合好一切资源了(包括推荐书单),可以去看看,经过高手们验证过的书单不会差到哪去的。但是实在不会找对应的专业论坛怎么破呢?哎,去知乎网找找吧,再不济就在知乎网提问,只要问题问的好,很多人会专业回答的···
4、买工具的钱,不省
工具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你的效率,效率提高了,那么你的时间就会多出来了,就可以去干别的事情,创造其它的价值了。
不过,买特别贵的工具的时候,我想很多人会纠结,我也是。比如经常要移动办公,背个沉重笔记本太累,想买个轻盈的微软surface pro4,就重量700多克的而高配置电脑,想想办公效率就嗖嗖的直线飙升,但是价格1万多···
然后就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一万多干嘛不买苹果mac,虽然比它重了点,但是一样贵,或者寻找其它更便宜性价比高的电脑···
时间就很容易在纠结中浪费了。
这种心态我自己目前也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毕竟穷人最容易患选择困难症了,我就记住了@曹将 的话:如果那件东西能给你带来两倍的满足感的话,你买不买?
希望这句话能在你纠结的时候能对你有指导性。
5、事关安全的钱不能省。
这个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大家都懂的。买车就好好买行车记录仪、后视摄像头等等,家里就得备好事故发生的一些紧急用品等,这些再贵也没办法,省了可能真要命。
6、事关终极体验的钱不能省。
这是李笑来老师提的概念:终极体验就是错过就无法再体验的事情。比如青春期时的恋爱、好吃的东西等···
7、知识产权的钱,尽量不要省。
现在中国对版权的问题也开始重视了,打压的非常的厉害,不过这也是好事。毕竟这样原创者才有稳定的收入,可以有动力为别人提供更优质的东西,而抄袭者也很难简单通过ctrl+c和ctrl+v而随便抄袭了,社会就进入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循环。
但,有些阶段,知识产权的费用我们支付不起,比如正版软件。在学生时代的我们真心无能力去花费几千块、几万元去买软件回来使用,这时候用盗版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虽然自己可以捂着良心说着“等我工作后会去支持正版的”,但是也请不要去肆意传播这宣言和盗版软件,自己用和心里知道就行了,别让可耻的行为进一步恶化。
风险管理
“风险”其实很多人都不喜欢正视它,特别是越偏僻的地方这现象越严重,会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事情,不能多谈。
但是实际上,我们吃饭可能噎死、出门可能会车撞死等这些生活概念大家都已经耳能熟详了,风险就在生活中实际存在着。有些风险实在不可抗力,但是有些风险我们还是可以提前预期并制定对策的,否则现实生活中就不会有天气预报、地震检测局等了···
而说到天气预报这些,就很容易涉及一个概念:概率。这也会让人们以为去衡量风险的大小就是这概率的大小,其实,并不是。
笑来老师对这方面讲得真的超级好,我就用我自己的方式总结过来给大家呈现,有兴趣的可以点击文章底部查看笑来老师的15篇理财文章。
1、衡量风险的大小是赌本的大小
比如在某个游戏中,赌注恒定,游戏只能一方输完才能结束,那么赌本高的人赢得这场游戏的概率是非常高,如果两者赌本相差太大,那么输赢的结果基本可确定了。
所以这个赌本大小,就是我们的抗风险能力的大小。
其实像我们这些普通人(甚至是穷人),赌本是很低的,在赌本很低又想赌的情况下很容易连自己也赌进去,铤而走险,导致赌注对自己来说太大了,例如股市拿出全部身家的人、不愿意寄安全带的人···
所以,对于我们赌本低的人来说,要“赌”之前得先明确好这赌注的大小,毕竟赌注很小的话,你可能会觉得输了也无所谓,但是赌注很大的时候就得小心一点了,避免也把自己的全部都赌进去。
除此之外,还真得想想这赌注真的很低?这赌注真的很高?毕竟在生活里,“赌注“不是明码标价的,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己主观判断得出的,所以很有必要客观的想一想。
比如高考,心态不好的同学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把高考的”赌注“放大(考不好会影响一辈子),造成压力山大而无法正常发挥;有的人坐长途汽车死活不系安全带,认为长途汽车出事故的几率特别小,认为自己的“赌注”很小而视而不见······
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赌本这也是一个出路,赌本一大,赢得这件事的概率越大,抗风险能力强。但再次提醒下各位,有些赌本你永远不会有的,如生命,所以就算你赌本再高,也无法不承担风险。
2、尽量不要被抽水。
“抽水”的概念也是赌场的术语,指的是赢家要支付一定比例给庄家。
在这世界上,“公平”是有成本的, 而我们如果经常抱有侥幸的心里去冒险的话,一样会被抽水,比如这次醉驾被抓到的概率很低;我背着男朋友偷情被发现概率很低;我考试作弊被抓到的概率很低······
假设每次遇到最坏的结果的风险概率是2%,那么报着这侥幸的心理去做这件事30次呢?
连续做30次的事情后成功的概率:
(1-2%)30=0.545
连续做这件事30次成功率就只剩一半了,就这样被命运抽水抽了0.455的概率,那么如果你再继续做这件事情下去,你越容易失败。
所以,别说你这次被抓到是因为运气不好,是你太小看命运了···
风险一直存在,不要因为老是做这件事情没有发生什么问题而抱着侥幸的心理,为未知的风险尽力做好防范才是我们要做的,这也是每次指导我在坐长途汽车时能在周围异样的目光和亲朋好友的调侃中默默的扣上安全带的一个原因···
理财真的是人生的一个大功课,除了它那魔性般的“复利”曲线外,更多的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当你知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可以可控的风险后,你可能会尽可能的做好准备与避免;当你明白为了生活不止于忙碌于外事,还要与自己相处或者战斗,你也会发现生活中也有这样有趣的一面;当你明白这些都是人生规划时,你会有更强的执行力与自制力····并且,看待世界的角度也逐渐多元化起来了。
想明白了这些,我默默的翻开了其它理财书籍···
你呢?
参考资料:
《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财富》三公子著.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9
《谁说咸鱼没有梦想》水湄物语著.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0
《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萧秋水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0
《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理财篇
《为什么那些毒贩还住在父母的家里》:http://articles.latimes.com/2005/apr/24/opinion/oe-dubner24
2014年度《卫生改革与发展绿皮书》:http://www.tuxi.com.cn/viewb-136023-13602317618328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