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最顶级的“猎人”?

任正非曾说过:“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管理的能力才是。”

一个组织里,有人擅长仰望星空,规划蓝图;有人擅长脚踏实地,冲锋陷阵。

如何识别、使用、激励这两类人,决定了一家公司能走多远。

据记载,西汉初立,刘邦大封功臣,力排众议将萧何列为第一。

众将不服,他们说:“我们披坚执锐,浴血奋战,战功赫赫。萧何动动嘴皮子,凭什么居于我等之上?”

刘邦笑了,他问大家:“你们知道打猎吗?”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意思是,追兔子的,是猎狗;而发现兔子踪迹、指挥猎狗去追的,是猎人。

你们各位将军,只是“功狗”;而萧何,才是那个指明方向的“功人”。

一席话,让众将哑口无言。

一个组织最大的成功,是“功人”与“功狗”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01

什么是“功人”?他们是战略家、设计师、规划者。

他们不一定在业务一线拼杀,但他们决定了战场的方向、资源的调配和组织的未来。

没有他们,再勇猛的“功狗”也只是无头苍蝇,一身蛮力无处使,甚至南辕北辙。

楚汉争霸,战场上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韩信,百战百胜,被誉为“兵仙”。

但刘邦心里清楚,帝国的基石,是那个从未上过前线的萧何。

为什么?

刘邦在前线打仗,兵员、粮草从何而来?是萧何在后方“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他把整个关中地区变成了汉军最稳定的大后方和兵工厂。

刘邦入咸阳,众将都去抢金银财宝,唯独萧何,第一时间冲进秦朝丞相府,接收了所有律令、图书和户籍档案。

这些看似无用的纸张,却让刘邦掌握了天下山川险要、郡县户口、民生疾苦,为日后治理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

萧何从不上阵杀敌,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整个战争机器设定轨道、提供燃料。

他就是汉朝创业团队里,那个无可替代的“功人”。

马云,一个自嘲不懂技术、不懂代码的英语老师,却创立了庞大的阿里帝国。

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功人”的思维。在阿里创业初期,马云就确立了一个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个使命,就是阿里所有战略和业务的原点。

他不做具体的写代码、运营,但他花了最多的时间在“务虚”上:思考战略、搭建组织、传承文化。

他像个传教士一样,反复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

他设计的合伙人制度、人才梯队建设,都是为了让这家公司能“活102年”。

在阿里,管理者绩效考核有专门的方法,业务、团队、文化三部分缺一不可。

例如,M4(总监)级别以上的管理者,绩效考核中“做业务”占40%,“建团队”和“传文化”各占30%。

这种设计,就是在逼着管理者不能只当“功狗”,更要成为“功人”,去思考方向,去培养新人。

马云本人,就是阿里最大的“功人”,他为整个组织指明了方向,搭建了骨架。

02

如果说“功人”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那么“功狗”则决定了企业的底盘。

他们是把蓝图变为现实的工程师,是攻城略地的战士。

没有他们,再宏伟的战略也只是镜花水月。

刘邦的天下,是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功狗”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彭越在敌后开展游击战,断项羽粮道;英布阵前倒戈,给了项羽致命一击。

他们是刘邦手中最锋利的剑,指哪打哪。

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因猜忌而结局悲惨,但这无法抹杀他们在开国过程中的巨大功绩。

刘邦将他们比作“功狗”,并非贬低,而是最精准的定位:卓越的执行者

没有这些“功狗”在战场上的奋勇搏杀,刘邦的“功人”团队再厉害,也只能在汉中画地为牢,最终被项羽吞噬。

华为的“狼性文化”闻名遐迩,其本质就是对执行力的极致追求。

任正非说:“你们的眼睛要盯着客户。”为了满足客户,华为的员工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早年开拓农村市场,老鼠爱咬电线,导致网络中断。

其他跨国公司觉得这是客户自己的问题,不予理会。

华为呢?他们主动给设备加上了防鼠网。这就是尽心,而不只是尽力。

为了研发,华为员工睡在办公室,形成了著名的“床垫文化”。

这种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让华为在巨头林立的通信市场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任正非深知“功狗”的价值,也从不吝啬对他们的奖赏。

他有一句名言:“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华为的薪酬激励体系,尤其是对一线冲锋陷阵员工的重奖,就是为了让“功狗”们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打粮食”。

2017年,荣耀手机团队一名14级员工拿了100万奖金,但并未因此提拔。

这体现了华为清晰的逻辑:战功用钱奖励,潜力用职位激励

先成为卓越的“功狗”,才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功人”。

一个组织,必须让“功狗”们吃饱、穿暖,甚至满嘴流油,他们才会嗷嗷叫着去为你打天下。

03

一个团队里,既有“功人”又有“功狗”,就能成功吗?未必。

最关键的角色,是那个能识别、驾驭、平衡二者的领导者。他本人,必须是最大的“功人”。

NBA球队的总经理(General Manager, GM),就是典型的“功人”。

他的工作是什么?负责球员交易、选秀、签约,决定球队未来几年的阵容框架和发展方向。

他不负责临场指挥,但他要为球队的长期竞争力负责。

他需要有毒辣的眼光,从成百上千的球员中发现未来的巨星;他需要有高超的谈判技巧,在复杂的薪资规则下完成交易。

而球队的主教练(Head Coach),则是“功狗”的头领。

他的职责是根据GM给他的球员阵容,设计战术、安排训练、临场指挥,目标是赢下每一场比赛。

他需要将球员的特点捏合成一个有战斗力的整体。

一个王朝球队的诞生,必然是英明的老板(终极“功人”)选对了高明的总经理(高级“功人”),总经理又为球队配备了合适的主教练和球员(“功狗”团队)。

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如果总经理眼光差,选来一堆烂牌,再好的教练也回天乏术;如果教练无能,一手好牌也能打得稀烂。

领导者的智慧,就在于搭建起这个“功人”选人、“功狗”用人的高效体系。

开源世界大神Linus Torvalds(林纳斯·托瓦兹)作为Linux内核的创造者和最终拍板人,手握至高无上的权力。

他说,管理的游戏规则,是“避免做决定”。为什么?因为你手下的人比你更懂细节。

如果他们来找你做技术决策,说明你已经输了,因为你根本没能力替他们做决定。

那怎么办?Linus的策略是:

1.把大决策变成小决策。关键在于,确保任何决策都是可逆的。只要能反悔,再大的决策也变小了。

2.提前承认自己可能犯错。公开表示“我可能不懂,这个决定只是初步的”,这样既能让执行者多一重思考,也为自己日后“反悔”铺平了道路。

3.充分信任和利用比你聪明的人。当遇到比你强的人,你的工作就变成了说“好主意,去干吧!”或者“听起来不错,但XX方面考虑了吗?”

这是一种“无为而治”的顶级智慧。

Linus扮演的,正是那个终极“功人”的角色:他不写每一行代码,但他建立了一个规则、一个生态,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和子系统维护者能够高效协作,共同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产品。

他通过放手,实现了最强的掌控。

04

一家企业,如果只有一群勤勤恳恳、埋头拉车的“功狗”,却没有一个抬头看路、规划方向的“功人”,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只是在原地打转,甚至走向悬崖。

反之,如果只有一群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功人”,却没有一支能征善战、令行禁止的“功狗”团队,那么所有的蓝图都只是空想。

一个健康的组织,必然是“功人”和“功狗”的有机结合体。

“功人”负责思考“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功狗”负责思考“怎么做”和“做到极致”。

而作为领导者,你的终极使命,就是成为那个最顶级的“猎人”——找到最优秀的“功人”为你指路,找到最勇猛的“功狗”为你拓土,并让他们相信,跟着你,有肉吃。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请三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