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憋了很久的秋雨,淹没了夏天最后一口呼吸。
我去了郑州,为见一个人,一个记忆中十年前的人——一萍姐。
我们两家住在两栋仅隔十米的楼房里,她在前面,我在后面。小学升初中的暑假,我参加了她的英语辅导班。那短暂的一个月,是我儿时为数不多的欢快的时光。
后来,爸妈离婚,我搬离了小镇,悄无声息地告别了那里的邻居和小伙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三年前,我和家庆聊微信,他住我家楼上,儿时最亲密的玩伴。他说,你搬走后,我很孤单,也很想你。我躲在屏幕的另一端,陷入深深的沉默,空气像被冻住。
命运是我无法掌控的,那时如此,现在也如此。
之后的生活,也偶然撞见过一萍姐,几句寒暄,匆匆作罢。我对一萍姐最深刻的记忆还是留在那个夏天,是某个慵懒炎热的午后,在一间尚未装修完的毛坯房里,一萍姐穿着素雅的白裙子,给我们一群小毛孩讲课。那时候她才二十出头,笑起来如沐春风,举手投足间像极了琼瑶剧中的女主角。连名字的发音也如出一辙,好听而朗朗上口。
在巩义南等高铁,幻想着这场久别重逢会是怎样的场景。
安检口走来一位好看的姑娘,朝车站外的人招手,示意他们回去。一对中年男女,还有一只泰迪。应该是她的家人,我猜。
中年女人抱起泰迪,摇晃它的毛茸茸的小爪子,隔着巨大的透明的落地窗。姑娘开心地迎了上去,在玻璃的另一头逗着狗狗。
多温馨的画面呀。有一个瞬间,我鼻尖猛的酸楚。
3
下了高铁,拦下一辆出租车,半小时后到达目的地:一萍姐家。姐夫人很好,很容易让人亲近。两个宝宝狠可爱,一点也不怕生。老大是个有点皮的男孩,却不招人烦,和我相处地还不错,一会儿喊我舅舅,一会儿又是叔叔。
我也成叔叔了,而且我居然渐渐接受了这个名词。因为我知道,抗拒不了。
倒是一萍姐,一直在忙。炒米粉,排骨汤,清蒸大虾,辣椒牛肉,葱爆肥肠,每一道都是江西口味。哄两个孩子吃完饭,自己才得闲吃上几口,然后又收拾碗筷。反倒说的很少。
她说,十年前,我就是你这个年龄;十年后,你也会是孩子的父母,家庭的顶梁柱。她说这话的时候,平静,安宁。我说不出她哪里变了,她除了是记忆中温柔的大姐姐,也是一位妻子和母亲。十年未见,恍如隔梦。
那个时候的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为爱远嫁郑州,我也因命运的冥冥注定工作于此。其实生活和工作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都是背井离乡的同命人,离开南方,飘向北方。
4
告别一萍姐一家人后,我回到了高铁站,等待返程。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人问我车次状态,她说第一次坐高铁,看不懂,一来二去聊了起来。
她是北方人,在广州生活了五十年,今年七十二岁,和我一样,是公务员,职业是狱警。她这趟车是从广州发往商丘民权的。我惊讶她的健朗的身体,红光满面的气色,吐字清晰,独自乘高铁,还拉着一个笨重的行李箱。想起我七十多岁的奶奶,身体萎缩,眼睛浑浊,眸子里的星星像随时要沉入海底。
又是一位同命人,这场遇见,仿佛是命运有意安排的一个插曲。是为了让我看到多年后的自己吗?我明白异地体制意味着什么,一生都在思念。
十年,人生还剩多少个十年?
命运这东西,我一边深信着,一边又自负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