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
清朝的统治民族是满族,而其前身是女真族,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国北方的金朝。
金朝与清朝虽然同源,但统治家族并不相同。金朝的皇族是完颜氏,而清朝则是爱新觉罗氏。
但清朝的满洲贵族中仍有完颜氏族人存在,而在金朝记录中却找不到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任何记录,那么这支后来的皇族血脉是怎么出现的呢?
姓氏由来
“爱新觉罗”原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姓。在原本的满族姓氏结构中,“觉罗”才是姓(满语叫做“哈喇”)而“爱新”其实是穆昆,也就是氏。这与先秦时代的汉族姓氏是同样的。
这里稍微讲一下汉语中的姓和氏。上古时代,人们以部落的形式聚集居住,一个部落就是一个大的家族,类似现在的一些家族村落。而所谓的“姓”其实就是部落的名称,其目的是用以标注你来自于哪里。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原本的部落已不能容纳众多人口,部分人开始迁移到新的地方建立小部落,为了在内部区分这些小部落,又有了以居住地命名的“氏”。
举个例子,西周的开国功臣姜太公,他的祖先出自姜部落的“吕”这个地方的一个小部落中,因此他就是姜姓吕氏。因为他的名字是“尚”,所以原则上来讲称呼他为“姜尚”或者“吕尚”都是没问题的。
秦代以后,姓氏开始合并,人们逐渐以氏代姓,因此姓氏也就变成了一个名词。
而满语中的姓氏也是同样的道理。“爱新觉罗”实际上是指“觉罗氏”中的爱新家族。除了爱新觉罗,满族中还有其他诸如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佟佳觉罗等姓氏存在。
觉罗氏这支《金史》中不见记载的族群,到明末清初已经空前庞大,成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从金朝灭亡到清朝建立,这四百多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会凭空出现一个如此庞大的家族?
追本溯源
众所周知,建立后金政权的努尔哈赤被清朝尊奉为清太祖,而在清太祖之前还有一个清肇祖爱新觉罗·孟特穆,又叫做猛哥帖木儿,是建州女真的首领,活跃于明成祖和明英宗年间。
而在猛哥帖木儿之前,还有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清始祖的故事:
长白山附近的某个湖泊,三位仙女正沐浴其中。三妹佛古伦最先上岸,发现一只神鹊正将一枚红色果子放在她的衣服上。那枚果子颜色鲜亮,让她爱不释手,不忍放下,于是她一边将果子衔在口中,一边去穿衣服,不想那红果竟然直接进入她的腹中。
佛古伦怀孕了。待到三人准备返回天界之时,她却发现自己无法飞升,于是她便问自己的二姐说:
“我的身体太重不能升天,这当如何是好?”
二姐回答:“我们都服过丹药,是不会死的。这件事情看来是天意使然,你且等身体恢复轻盈之后再归天界不迟。”
二位姐姐离开后,佛古伦生下一名男婴。这个男孩生下来就会说话,落地不久便长成了一个成年男子。
佛古伦给男孩取名布库里雍顺,将生出他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最后对他说:
“你姓爱新觉罗,上天让你降生,是为了让你来平定附近的祸乱,你快到那里去吧。”
接着她便消失了,只在湖面上留下一艘船。
布库里雍顺乘舟顺水而下,在有人居住的地方登岸,折下柳枝编成一把椅子坐在那里。附近有一个斡朵里城,城里三个姓氏的族人正因为领导权争执不下,有个到河边汲水的人看到布库里雍顺后非常惊奇,认为这是上天的指引。他急忙跑到城里将这一消息告知众人,众人放下争端来到河边,布库里雍顺对他们说:
“我是佛库伦的儿子,上天派我来平息你们的争斗。”
众人将布库里雍顺接回城中,三姓族人停止了争斗,共同拥戴布库里雍顺为主,并将斡朵里城改名为满洲。
这是一个带有神话性质的传说,从中可以看出,爱新觉罗的初代首领叫做布库里雍顺,而他们族群的发祥地是在斡朵里城。
斡朵里城的位置如今尚有争议,本人倾向于它位于今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境内。首先这里也曾是清肇祖猛哥帖木儿的出生地,再者依兰原名依兰哈喇,是满语“三姓”的意思,三姓族人的传说很可能是依据这个地名衍生出来的。
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依兰。
因为在金代,五国城就位于依兰。
而五国城,正是当年关押宋徽宗和宋钦宗的地方。
仅凭这点就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联系吗?当然不只是这么简单。
支持众多
爱新觉罗是徽钦后裔,这并非本人的异想天开,实际上早在清朝中期,这一说法便十分流行。
乾隆时期曾任内阁学士,出身满洲正黄旗的铁保甚至还考证出自己的祖上是宋神宗第十四子越王赵偲之后。一些宗室成员也都对赵宋后裔说表示支持,原因是大多是因为《金史》无记录和依兰与五国城的渊源两个原因。
而清朝宗室后裔,著名的满学家金光平先生研究发现,当初满人尚不通汉语之时,会将“赵”字误读作“觉罗”。
他还发现,在辛亥革命之前,满族人已经有人开始改姓汉姓,而东北的觉罗氏在改姓之时也大多改为赵姓,甚至对北京的同族改姓金而感到不解,似乎觉罗姓赵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此看来,似乎觉罗氏很可能就是赵氏后代,无论发祥地或是语言好像都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不知道铁保是如何考证的,但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
难以证明
2014年,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现代人类学重点实验室做了一项研究。
研究人员找到爱新觉罗氏的后裔,将他们分为几组,采集其DNA样本进行分析比对。通过比对其Y染色体单倍类型群后发现,清朝宗室的Y染色体属于通古斯民族常见的C2b,他们也同样找到赵宋后裔采样比对,发现其中并无此类型。
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爱新觉罗氏的父系祖源与赵宋无关。
科学的结论似乎证明这种假说并不成立,但其实不然。
一种猜想
DNA比对虽然不能支持赵宋后裔说,却也不能够将其否定。
因为其结论只是证明其父系不来自于赵宋,却不能否定母系来源。
这里我有一种猜想:
公元1127年,围城一年之久的金军终于攻破开封城,他们俘虏了国君宋钦宗以及太上皇宋徽宗,将二人连同大部分皇族、后妃、官吏以及众多平民和大量财物一并掳往北国。这一年是北宋靖康二年,因此史称这一事件为“靖康之变”。
这也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杨康二人名字的由来。
这场灾难导致宋王朝太宗一脉子嗣尽绝,唯一侥幸逃脱的徽宗九子康王赵构,日后也因为惊吓而丧失了生育能力。
被掳走的人口中,有大量的女性,金军甚至向宋庭索要了大量的女童,却没有要求男童。
对这些北上俘虏的遭遇,接续北宋的南宋官方史书中一直讳莫如深。
但宋朝厚待士大夫的传统致使民间也有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后来还是有人搜集汇总史料,编纂了一套详细记录这一灾难的《靖康稗史笺证》。
其中对被掳走的女性身份和数目有详细的记载:嫔妃83人,王妃24人,帝姬、公主22人,嫔御98人,王妾28人,宗姬52人,御女78人,近支宗姬195人,族姬1241人,宫女479人,采女604人,宗妇2091人,族妇2007人,歌女1314人,贵戚、官民女3319人,共计11635人。
这也仅是最后用来折价抵偿战争赔款的人数,不包括城破之前的勒索和入城烧杀时的俘虏。
可见当时有上万名女性被掳至东北,其中含有赵氏血脉的帝姬、宗姬、族姬等接近两千人。
被俘的男性,其下场是可以预见的。即使当年贵为王侯,如今也只是最低下的奴隶,他们很有可能无权娶妻生子,在无止境的劳作中了结此生。
关于被俘的女性,《靖康稗史笺证》对其进行了记载。
根据记述,她们自北上之日开始就成了金军的玩物,每日遭受凌辱。到达金庭后,她们被按等级赏赐给金国的王公大臣,余下的和当时尚未成年的则被送入金国的官立妓院——洗衣院中,以便日后供人玩弄。
在那样的地方和那样的年代,不会有什么避孕技术的存在,因此这些不幸的女人们在遭受凌辱后,很多都会生下孩子。
这些孩子因为其母亲的身份,极有可能遭到女真人的歧视,甚至是不认同。
因此他们只能聚集在一起抱团取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族群。这个族群日后逐渐发展起来,最终形成了觉罗氏家族。
可以侧面印证这个猜想的,是一些学者对布库里雍顺神话的另一种分析。
部分学者认为,布库里雍顺的母亲佛库伦有可能是满语“母亲”的暗指,而另外两个仙女恩古伦和正古伦分别指代“父亲”和“孩子”。这个故事可能的含义是一家三口在湖中沐浴,父亲和孩子离开后,母亲单独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布库里雍顺。
言外之意就是,布库里雍顺是个低贱的私生子。
以上这些这仅仅是本人的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际证据。
但如果爱新觉罗真的出自于赵宋,那可就是历史开的一次大玩笑。
那个当年丧权辱国,在北方苟且半生的宋徽宗,几百年后,竟通过这种方式收回了自己所丢失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