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朋友(69)

昨天的问候,我偷了个懒,转发了一段话。由于时间关系,我没能急于表达。我想说什么呢?勇于承担、不畏艰难,有时还要敢作敢当。为什么要发那段话?因为李娜!

李娜的朋友圈28号转发了他们学校和广元万达实验学校开展的“双师课堂”科研交流活动,29号七一中学涌泉读书会的美篇。李娜既上了课,也进行了阅读分享。

李娜上的课为《再塑生命的人》。我看到李娜授课照片中的黑板上写有“爱心、耐心、细心……”等字样,这是我们对海伦凯勒的老师沙莉文的评价。课文我不太熟悉,但我知道,沙莉文老师用她的爱和教育艺术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海伦说,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首先要长久地凝望沙莉文老师的脸。这是什么样的老师,让海伦有如此强烈的愿望?

李娜分享的正是我们此时共读的书。李娜阅读的速度应该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要不然,她不可能说得那么多,说得那么好!我没亲耳听见,但文字可以传递信息:她说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一是给人“奋进”的力量,二是给人“修心”的力量。

我常说什么事最重要?此时正在做的事最重要。因为我们的共读,给了李娜分享的资源;因为我们的共读,让我在线下学习中心见到了邹佳利、张丽媛、何丹;也因为我们的共读,何丹成了“米仓杏坛”的成员……我希望,我们因阅读而卓越、因阅读而幸福。

我们不会“再塑”生命,我们此时正在塑造生命。这也是书中汤局长反复呼吁的“目中有人、心中有人”,一切教育行为的取向,都是为了人。教育传递的是生命的气息,体现的是人本的温暖,闪耀的是人性的光辉,弥漫的是人文的光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