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向楼下看去,仿佛一切泡影都消散,再抬眼向天空时,她仿佛听到了鸟儿翅膀拍打天幕的声音。
谁又会知道呢?他究竟是过去总揽票房榜首的鸟人,还是现在那个发福,贫穷,烂事缠身的,灰头土脸的“鸟人”?跟随着导演的长镜头,我们穿越剧场后台一条条幽暗狭长的走廊,审视这这个残酷环境下的鸟人:剧作演出的不顺利,女儿的一步步进入歧途,个人事业的不见起色,社会用日新月异的新奇审美一遍一遍鞭打这个钟情于艺术的演员,压抑着他的热爱与自由。于是他的精神世界变成了插上翅膀的鸟儿,飞过这个忙碌却冷漠的城市,飞过天幕上的余光,也飞过了失意的边界——他决心造就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用毁灭自己来成全他心中最伟大的艺术,在一片“炒作”的唏嘘中达成了最终极的热爱与自由。
鸟人对艺术的爱兴许带有了极端的成分,但这个角色仍然带给我们心灵的震颤和思考,大约也是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曾经执着过的,却无法为人认可的热爱。成全这种热爱的执念,让鸟人在幻想的世界中无所不能,自由自在,却在现实的生活中摔得粉身碎骨,终成悲歌。
但这一切,又仅仅是他的过错吗?
大众舆论从来都是残酷的,它们筛选出它们喜爱的事物,放在榜首,它们摒弃的“沙土”里藏匿的金子,有的却随时光之河的冲刷无情的被遗忘,令人唏嘘。
将军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对于我们而言,秉持着自己的热爱,为之付出努力,不能称为被嘲笑的理由,但同时,我们更要学会爱自己,爱生活,不能让对于热爱与自由的执念压抑自己的,甚至让它们成为毁灭自己的导火索。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那些默默无闻,忍受压力的伟大的人们,应该传达我们的对他们的敬意,给予他们应得的理解和尊重,致敬那些被压抑的热爱与自由,让鸟儿能在天空上自由而快乐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