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宁的青山绿水间,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的18名青年学子,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和对乡村发展的热忱,踏上了前往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的征途。他们在此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探究当地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实地考察项目,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他们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调研,他们深入了解了东山村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见证了农业、渔业与旅游业相互交织、共同繁荣的生动景象,实践队员们用心倾听,用笔记录,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在武宁这片土地上,书写新时代振兴篇章。
防汛救灾:投身一线彰显青年担当。
南方多地遭受强降雨侵袭,导致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受洪水影响,村中各类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面对这场自然灾害的考验,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赴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乡村振兴促进团于7月8日在东山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防洪救灾工作,面对暴雨洪涝对村中设置造成的损害,实践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不怕苦,不怕累,在党群服务中心,他们与村民心连心,肩并肩,助力村民顺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村中受损的基础设施,使其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实践队员们的一举一动都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精神,通过此次防洪救灾,武宁县迎来了新的曙光。
(图为实践队员在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图为赴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乡村振兴促进团队员搬运纸质资料)
(图为赴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乡村振兴促进团队员与村民交接资料)
理论宣讲:深入基层传递青年声音。
工作之余,他们还通过理论宣讲,向村民普及防灾减灾的知识,提高他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构建起与村民间沟通的桥梁,将复杂的政策和理念转化为村民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还在武宁县官莲乡派出所举办了以普法宣传为主题的乡村振兴促进座谈会,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村民的法律素养,为群众提供“看得见”的安全感和有力的法治保障。实践队员们不断成长,从基层实践中汲取营养,从群众智慧中获得启迪,逐渐成为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的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更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贡献了青春力量,始终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用青言青语传承红色基因,用乡音乡情赓续精神血脉,让理论宣讲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防溺水知识宣讲)
(图为实践队员们进行入户宣讲)
(图为实践队员们进行理论学习)
(图为在官莲乡派出所进行普法宣传)
(图为宣讲组队员入户向村民进行理论宣讲)
实地调研:入户走访感悟发展成果。
他们深入东山村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实地调研和入户走访,亲身体验并感悟着国家发展的丰硕成果。实践队员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直播助农的形式,为宋家村白鹤羽茶叶作坊和碰碰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他们的直播不仅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也为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新的渠道,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白鹤羽茶业作坊金师傅、退休干部曾凡顺、乡村企业家张少华等人的深入采访,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在江西省九江市新宁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熊欣,新宁镇宋家村党支部书记汪惠民的带领下,了解乡村党建引领工作的重要性,宋家村引进基地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养殖效益,不仅能为宋家村实现增收,增加就业岗位,同时也能更好的丰富好当地产业结构,推动宋家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九天时间内的多地走访,使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聆听民声。在每一户农家的门前,他们都驻足停留,与村民促膝长谈,详细记录着村民的生活点滴、产业发展和环境变化,他们关注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见证着农业科技的应用,感受着农民收入的提升。通过一次次深入的交谈,调研组成员们深刻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经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们的笑脸,是对政策成效最好的证明;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是对教育公平最动听的赞歌;老人们安详的面容,是对社会保障体系最温暖的回应。他们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凝结成文字和影像,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乡村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乡村发生的深刻变革,实践队员们在感悟发展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决心,立志将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到国家的宏伟蓝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农户共同劳动)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碰碰姐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厂进行打包)
(该图为金师傅向实践队队员介绍改如何采摘茶叶)
(实践队队员们帮助当地茶农采摘茶叶)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
(图为调研组成员与村民交流)
(图为退休园艺师曾凡顺与队员交流心得)
(图为赴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乡村振兴促进团队员走访南市村乡村振兴产业园)
公益支教:志愿服务诠释为民初心。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特色支教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实效性,正成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五育并举的重要力量。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教育实践,如“画草帽”等特色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画草帽”活动,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到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美学知识,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乐趣,实现了德育与劳动教育的双重目标。此外,实践队员们还开展了体育竞技、文学创作等多样的活动,全方位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增强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为家乡振兴贡献力量的愿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文化传承与创新思维相结合,为乡村学生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支教活动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乡村振兴策略的深化。它以五育并举为目标,以地方特色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实践队员们用爱心和耐心,激发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让求知成为一种习惯。
(图为赴九江市武宁县乡村振兴促进团支教队员与小朋友合影)
(图为小朋友们沉浸绘画草帽的照片)
(图为支教组队员协助小朋友完成草帽绘画)
(图为支教队员教小朋友们学习书法)
(图为小朋友们学习折纸)
(图为学习防溺水知识合影)
(图为支教队员带领小朋友们玩游戏)
文化团课:文艺汇演点亮振兴希望。
一项由实践团队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成功举行,旨在通过文化艺术的形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年轻活力。实践团队精心设计的节目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独具武宁特色的《采茶纪》、现代舞蹈《奔跑吧青春》、以及结合当地特色的歌曲,在乡村上了一堂充满乐趣的文化团课。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响应舞台上的表演,展现出对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平台,实践队员们有效地传达了乡村振兴的核心理念,同时也展示了青年一代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它作为一种文化振兴的手段,成功激发了乡村的内在活力,为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充分体现了青年力量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角色,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小朋友们精彩演唱《少年中国说》)
(图为认真观看音乐团课的小朋友们)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进行话剧团课表演)
在东山村的九天时间里,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了这片土地,用心灵感受了这里的生活。他们的实践不仅促进了真知的获取,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赞歌,唱响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来,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