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善?
何,又为恶?
人常言,舍己为人为善,自私自利为恶。
爱戴百姓为善,压榨平民为恶。
遵纪守法为善,违法乱纪为恶。
廉洁奉公为善,逐利弃名为恶。
一个学生的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如果这个学生平日便经常犯错,那么这个家长便会想是不是自己孩子又犯了什么错?以至于需要自己为他擦屁股?于是今天的好心情迅速流逝,带着怒气赶到学校。
另一个学生的家长亦被老师叫到学校,如果这个学生平日便经常获奖,那么这个家长便会想是不是自己孩子又拿到什么奖?于是心情极好的,哼着歌曲,步伐轻快的赶到学校。
这两个家长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自己到了学校会发生什么,但是就在这种一切还未知的情况下,却衍生出了不同的心情,为何?
因为他们会思考,会想象出可能的结果。
同样的一件事情,因为思考方式的不同,也许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对于善和恶的定义亦是如此,平民有平民的见解,富豪也有富豪的认知,所得出的结论如何,则是因人而异。
大多数人总喜欢把善和恶分成两个孤立的个体,宣扬善而贬损恶,像小孩一样认为善恶像世界一样,非黑即白。
但是事实上,善和恶从来没有以独立的个体出现过,此两者就像道家的太极图一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
你心中有个女神的存在,在你看来她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的所有动作都是那么美丽优雅,她的每一个部位都是那么完美无暇,她纯净、美丽,不可亵渎,在聚光灯的闪烁照耀下,她的笑容是如此的甜美……
但是实际上,她依旧食五谷,依旧会流汗,会如厕,会在自己的脑海里幻想男欢女爱……不管多么光鲜亮丽的人,身上都会不可避免的具有污垢的存在,正如善恶一样,不管善有强大,恶永远都会存在,无法被消灭。
为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
正式因为有了恶,才有了善的珍贵,如果恶不复存在,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善这个概念了,而如果没有了善恶,那么人类,还会如现在这样存在吗?
虎会猎食牛羊,狼会捕食狐兔。
对于牛羊、狐兔来说,虎狼就是罪恶的存在,竟然时时刻刻想着吃我们!可是不管牛羊狐兔的心中有多么崩溃这个恶也不能消失,为何?
因为这个恶不存在的话,那么虎狼便会死,引发的后果便是食物链一环一环的陷入崩溃。因此,虎狼猎食牛羊、狐兔,对于食物链的稳定来说,是善良的,对于自然的发展来说,也是善良的。
战争是罪恶的吗?
或许是的。
但是若纵观古今历史,就会发现,每次战争都无一例外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推动的人类的进步。因此,战争放在历史发展上,是善良的。
聪明人从来都不会被固定的概念所拘束限制,不会一昧的强调善与恶、强调有理和无理。在道义行之不通的时候,如果可以善于变化,那么为恶亦为善。
历史上的小人,总是比君子过得好些的。
其中一个因素,便是小人不在意名声,并且善于见风使舵,善于根据不同的形势来采取不同的方式,以使自己可以能够得以更好的生存。
而那些所谓的君子,却一昧的追求虚妄的名声,时时刻刻担心自己会在百姓间背负上一些不堪的名声。更有甚者,竟以清贫为荣,不屑于与那些腰缠万贯之人为伍,不屑于讨好他人,这样看来,君子的处境比不上小人,也是有理由的。
小人追求利益,在生死关头却可以放下利益,换得生存下去的希望。
君子追求虚名,在生死关头却依旧拉不下面皮,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之下场。
名利本身,是没有任何罪恶的,追名也好,逐利也罢,本质上都是没有什么不同的。然而君子却厌恶实利,将其看为罪恶之首,到底是谁的过错?
就像现在,手机可以用来学习、放松,亦可以用来放纵,手机的本身是没有任何过错的,过错就在于你的孩子没有足够的毅力:安装的不是“单词大师”而是“王者农药”,既然如此,又如何能辱骂手机害人?
手机寿命不过三五年,是你寿命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在你的世界里,手机只是一部分,但是在手机的世界里,你却是他的一切,你自己没有本事使用好手机,却反过来怪它害人,这是什么道理?
手机无罪,过乃人也。
同理,名利无咎,过乃人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在生死攸关之际,小人可以舍弃实利,君子却不能舍弃虚名,如此称其为君子,不亦过誉?
真正的君子,应不患成为小人。
在逆势时一切为了生存,可以无所不为,可以舍弃名誉,在顺势时可以正确看待一切恶的存在,助该助之人,捧该捧之人,此才为君子。
名声的改变很容易,一个人贫贱之时自私自利,若富贵之时伸手帮助他人一二,则自然善名传播。
难以改变的是心中的想法。
舍己为人真为善?自私自利真为恶?
小人永远都会存在,他们的存在对其所处的朝代来说是恶,但若能将自己的眼界放宽一二,把自己当做是历史洪流,思考一二,如果真的饿没有小人的存在,那么洪流是否依旧会滚滚流动?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公众号【世谋人】,关注请于微信搜索,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