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怔

广义地讲,单个的人,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整个一生和一般动物相差不了多少,仅仅活过一回,对社会,对历史,对地球,对宇宙我們的存在都是可有可无,一生终结之后,什么痕迹也没有。每当想到这些,总不免有点发怔,我来世上干什么?为谁而活?的確不很清楚。这是基本问题都不清楚,那日常活动也不过是漫无目的。很多人天天很忙,都累坏了,没时间考虑人生的终极问题,倒不发怔,忙累了休息下,又再忙,周而复始,哪有心思去发怔。所谓有点文化的闲人爱发怔,真正的伟人可能也不发怔,他們早把一切看的一清二楚,发怔本质就是很想弄明白仍然不明白。

回忆已經过去整整60年的岁月,似乎整个一直在为之奋斗的目的其中比較明确的一点就是,收入要尽量的多,越多我就越有安全感,越多我就越有成就感。然而现实却是,国家每年发行的货币只有那么多,而吸金能力我们一直在较差的那一拨,我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我没有什么特殊本事,给社会给他人提供的服务很有限,拿到的报酬较少理所当然。

没本事,吸金能力差,光这一条过去几十年里就经常让我发怔。其实也试想了很多办法,结果证明全都是幼稚的无法实现的。包括这写作,在我20岁时,就想着要写几本畅销书,名利双收,一步登天算了,想的蛮轻巧,谁知成功率几乎为0。实打实讲,相比发明创造,写文章表面上看着要容易点,但最终发现用自己的文章感动別人教育別人决不比发明创造容易,你的思想水平语言水平必须远超常人,否則你拿什么教育別人?最后的结果又是,想通过写作得到社会承认,名利双收在我也是不可能的。

就我个人讲,最后才发现,教个书得个饭碗已属万幸,比一般农民强点,特别是退休之后,比老年农民要舒服得多,他們全靠儿女养着,要么强撑着继续包一片田干到干不动为止。以前有很多回,整个社会总对着教师喊,要打破铁饭碗。如果那时真打破了饭碗,如今60岁那才真的发怔呢!这为吃饭问题,干不动就挨饿这个发怔,那才难过呢。这才是最为绝望的发怔。

这个为生存而发怔的危险算是饶过去了,读了几句书,又来装高深姿态说说另一种似有似无的发怔,理论上的发怔,有这时间有这心情思考这人生的终极问题。这里用一下极限思维。假定A已出版了10本畅销书,已經是驰名世界的大文豪,也是大富豪,一大堆崇拜者,还有好多美女密友,每天过得爽极了。这个爽也就仅仅作用于A的头脑里那几根神经,和别人完全无关,甚至还伤害了很多人,那许多曾經胸有大志的人被A的巨大成就压制了,相比之下,A的脑子像神,別人只有绝望的份。这就是那个羡慕嫉忌恨来了。你成功,別人发怔;別人成功,你发怔。成功,也是伤害,伤害別人;不成功,伤害自己。

大获成功的人,慢慢也要走向发怔,人总是要老掉的,最后直达死亡。成功人士从活着到死亡之间的落差比常人大得多,应该不舍之心严重得多。平凡人的死是从100米高的地方掉下来,成功人士是从1000米10000米的高空掉下来。

每个生命的个体都终将成为无机物,能感觉什么叫发怔,没事闲得无聊发发怔,说明我还存在着,很幸运。发怔都成了一种奢望,人就彻底完蛋了。

必須承认,世上很多人从来沒发怔,或很少很少发怔,他們总自认为活得悠哉游哉,得瑟得很,这也是一种活法,无可非议。这些人活得比較潇洒,但也未必全好,略举一例一一

我邻居那82岁的老头,60岁时老伴去世了,他就一直一个人过。儿女比較有钱也有孝心,让他衣食无忧,钱也有的花。20多年来他的朋友多多,男也有女也有。一有空他就外面跑,包括晚上,忙得很,敬香朝拜,庙会听经,游玩看戏,,,前不久他和人说,他刚算过命,说他能活到96岁。他好想结过老伴,可儿子总不同意,气死他了!

就在一周前的晚上,他在离家10里外的公路上被车撞死了,前天給他送葬,96岁的愿憬变成了82岁的铁定。他从不发怔,一心畅想着那个遥远的96岁,所以晚上也不怕鬼,也不怕车。就他这个大大的自信硬把一个96改成了82。他耳不聋眼不光,健步如飞,啥病也没有,注意下安全,晚上不乱跑,96岁真不是吹。

适当发发怔没有什么不好。

为了少些无意义的发怔,我又来选择写作,不为成功,就让时间在文章的写作构思中消磨掉,在安全的前提下忙起来,就不想那些大哲人大科学家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发怔 车流里淌着滚烫的铁浆 怔惘的间隙 就载走你 浮浮沉沉 反光的窗上 粘着你零星几个眼神 流泪的欲望 洪涛般暴戾...
    岭头一山阅读 4,247评论 0 4
  • 我一生几乎没当別人的面说过刻薄的话,永远说不出口,我绝对是不敢,也知道完全没必要,对人对己一点好处也没有。但是別人...
    汉天真阅读 3,486评论 9 11
  • 昨天“发怔”,今天“发傻”,发傻就发傻,后面再发呆也没问题,这方面我有很多可回忆的。 11岁时(1971年),我和...
    汉天真阅读 3,199评论 8 3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11,020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