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警句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定心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观心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1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1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1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1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2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2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2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2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2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2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2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2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2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2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3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按语 书法艺术自产生以来,除了有丰富的作品呈现给我们,还有前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学习书法若能结合对书论思考的研究...
    子正书院阅读 1,301评论 0 4
  •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
    云上文化阅读 1,467评论 0 1
  • 经常听父母说, “让他半夜看电视,那他将来都不按时睡觉了怎么办”? “让他天天玩电脑,他以后眼睛近视了怎么办”? ...
    希希13阅读 10,224评论 2 3
  • 三年级探索乐园中的《搭配问题》,授课教师首先从学生生活中怎么把衣服搭配得更漂亮进入到新课的学习。接着学生分组拼...
    回归本心阅读 3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