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行
回家已好几天了,我仍然无法平静。是的,只是因为一天的旅程,就再也无法抹去。从此后,我想我会永远地将它放在心里,独自绽放独自欣喜。
它是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的朝拜,一个人的心牵。
我说得是茂陵。
说来可笑,我一直并不了解茂陵。它是哪朝哪代谁的陵。只是在去的前一晚,在网上搜索"茂陵"时,才脑补了有关茂陵的知识。这一看不要紧,越看越激动越看越兴奋。原来茂陵葬得是汉武帝刘彻,那里还有我神往已久的战场英雄霍去病和卫青的墓。
在百度贴吧里,我徘徊了好久,有关茂陵的行程安排和网友留言,我看了许多,他们对茂陵描述直接而真实。"没什么好看的,刘彻的墓还未开发,只是一个小山包而已。要看的其实也就只有霍去病墓上的几块石刻,石牛石马等,最有名的就是那块马踏匈奴了。茂陵博物馆就建在霍去病的墓上。霍去病的墓冢上苍松翠柏,顶上修有一个亭子,叫览胜亭,据说,清朝时那亭子就在了站在上面,可以看见右边的另一个山包,那就是卫青的墓,与霍去病的墓只有一墙之隔。卫青的墓没有被保护起来,墓冢上野草丛生,依稀能看见游人踩出的羊肠小道。站在亭上,极目远眺,能看见右边远处的一座方锥形的绿山包,那就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在他旁边,还有李夫人的墓,挨得很近。霍去病的墓左边,就是武帝时期的另一位重臣,金日禅,他是匈奴人的王子,被霍去病俘获。后来因为人忠厚谦恭,善养马,被汉武帝提拔,成为近臣侍卫,他还救过刘彻一命。武帝死后与霍光等,成为四位托孤大臣之一。他和卫青的墓分别在霍去病墓的左右两侧,紧紧挨着,只有一墙之隔。再向左方远眺,会看见大大小小七八个墓,据说有霍光的,刘据的……"
另外有一位网友,大概是位女孩子,写了她在春天游茂陵的一幕。"与华清池,兵马俑比起来,茂陵冷清多了。偶尔能看见七八个人在墓园里走过。看装束也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继续往前走,看见这棵玉兰花树,开得十分灿烂,而花期又是那么地短暂,和霍帅一生都很像,而这棵花实际上是衬托霍帅的最佳之花。……在霍少的墓前鞠躬,并默念:我不是来玩的,我是来膽仰的。抱着这种心情,我去爬揽胜亭……"一个有情怀的女子!
看完这些贴子,我有了一种急切地冲动,去茂陵!看卫青霍去病,看那个辉煌时代,和所有躺在那里的千古帝王,贤臣……
一大早,我就出发了。坐上去兴平的汽车,走了近两个小时在一个路口,车停下,司机告诉我,这就是去茂陵的路,一直往前走就到了。我下了车,站在尘土飞扬的路边等车,据说,有直达茂陵的公交从此经过。太阳很毒,我撑着伞,依然难抵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没几分钟汗珠子已从发、隙间,脖梗中渗出,在身体的每一处滚落。
好不客易坐上了一辆小型汽车,是一位当地老人开的,我和另外两个年轻人拼车,到茂陵博物馆,每人五元。
一条笔直的马路通向远处的缓坡。马路两旁是农民的果园,满眼绿色,郁郁葱葱。开车的司机十分健谈,"茂陵被称为东方的金字塔,汉武帝为修建陵园,耗时五十三年,据说当时赋税的三分之一用来修陵……,往左边看,这就是茂陵,汉武帝刘彻的墓。一会从博物馆出来,走大概十分钟就到了……"
花了八十块钱买了张门票。入园的人并不多,有一两个旅行团,剩下的是三三两两的情侣。园内小桥流水,曲廊通幽。在园内观赏时,有一位身着白色衬衫的工作人员走过来,问我需不需要讲解。我答应了。当然需要,我想听听有关霍去病的一切,作为一代名将,战神,他英勇善战少年得志他的一生辉煌而短暂,他的身前后世,传闻轶事,我都急切地想知道。还有,那些守护在霍去病墓前的汉代石刻,我想细细地看一看,摸一摸,历经两千一百年的风雨沧澡,他们的故事……
讲解员是位面目俊秀的帅哥,话不多,声音也是轻轻柔柔,但讲解还算细致。一路随着他,先从左侧陈列馆的文物讲起。汉代文物大多以陶俑为主,人物,生活用具和各种动物,形神兼备,诩诩如生。多数出土于茂陵周边,兴平,咸阳等地。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匹镏金铜马,铜马体型壮硕,雄姿威武,讲解员称它是镇馆之宝。
出了陈列馆,跟着帅哥兜兜转转,终于看到了神往已久的茂陵珍宝。石刻马踏匈奴。它矗立在陵前右手的亭内。
眼前的这匹马长190米,宽168米,它坚实有力,姿态威武。象征着汉军的强大。马腹下的匈奴,左手拿弓,右手持箭,双腿蜷曲仰面挣扎。匈奴人须发潦乱,面部表情绝望而狰狞。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将军大战匈奴的一个缩影,汉军威武生猛,战场上横刀立马,所向披糜。霍去病十八岁领兵打仗,二十四岁去世,他短暂的一生中,六战六捷,尤其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纵横驰骋,决战千里。漠南一战,更是将匈奴追至今贝加尔湖。从此后汉朝在河西建四郡,打通丝绸之路,维护边疆稳定,一改汉朝面对匈奴时的软弱被动局面,树立了汉王朝大国雄威的形象。而缔造这一切的,就是我们的少年战神,霍去病。他用兵灵法,不拘方略,善长途骑奔,常采用迂回战,闪电战对敌方突袭,打得匈奴措手不及,从而重创匈奴主力。他勇猛果敢,性格坚毅。每次面对绝境,都能扭转乾坤。河西受降,封居狼胥都是明证。他仿佛是上天派来,为战匈奴而生,为战匈奴而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震天动地的名言,是少年将军霍去病心怀国家壮志凌云的写照,它激烈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建功立业报效祖国。马踏凶奴,是对霍去病立下不巧功勋的歌颂与纪念。遥想少年将军是怎样的绝世风采,他的精神和智勇彪病史册,万古千秋!
简洁的线条,质朴的风格,豪迈的气势,这是石雕马踏匈奴给人的强烈印象。它散发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它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灵魂,拙朴,勇猛,开放,强大!这是我心中的大汉,有着汉武帝刘彻的大汗,帝国双臂卫青霍去病的大汉,史家鼻祖司马迁的大汉,出使西域的张骞的大汉,有着不辱使命,牧羊十八载的苏武,殚精竭虑辅佐三代少皇,周公式的人物霍光的大汉。金日殚,张汤,司马相如……,每一个名字,都是声震史册。那是一个群星璀灿,熠熠生辉的时代。恨生不逢时!
对着马踏匈奴,我一连拍了好几张照片。有石刻特写,也有我和它的合影。
接下来,帅哥讲解员又带着我参观了陵冢回廊左右两侧的安放的动物石刻,有石虎石马石娃石牛,每一件都透着憨,透着拙,灵动而丰富。"它们都是国宝",帅哥说。据说其中的几件曾运到美国展览数月。最神奇的是,其中的一块石蛙石刻,它前尖后方,前面有凿出的浅浅的两个小洞,背上凸凹不平,后面又是聊聊几笔,能看出是蜷曲的蛙腿。总之,你看第一眼,觉得它并不起眼,就是一块大石头,笨笨地放在那儿。但你走近它,细看,会有微妙的感觉,若有若无的线条,在不经意间凑成的形象,竟活了。"你站在这个角度再看。"帅哥绕过石蛙,走到离它几米远的后侧,向我招手。我走过去,按照它示意的方向看过去,天哪,这是真的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太像了!一只活灵活现的青蛙。它双眼圆睁,警惕地望着远处,四肢趴伏,似乎随时难备逃走。"难以置信!"我惊呼道。帅哥嘴角掠过一丝浅笑,那是得意的。
就这样,一边欣赏一边听讲解,十二件国宝石刻看完了。帅哥说他的讲解到此结束。"你要是有兴趣的话,不妨上览胜亭看看,可以看到其它几坐陪葬陵,上面的风景也不错。"帅哥露出难得的微笑。"好!"我也向他抱以浅笑。随后,从包里取出五十元递给他。"谢谢!"谢谢他细致入微的讲解,谢谢他周到亲切的服务。
此刻,正是午后时分,六月的骄阳,如火如荼。但霍去病的陵前,却被苍松翠柏包围,抬头四望,树影斑驳,凉风习习。
我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霍去病的墓碑前。这一刻,我忐忑又胆怯。
我停下脚步,站定。
去病,我来看你了!
你好吗?你寂寞吗?你知道吗你睡在这里已两千一百多年了。你生前让你最割舍不下的大汉疆土,他们仍在。那些你驰骋千里,收复的河西四郡,如今仍在。因你,他们投入大汉的怀抱,那里依然水草丰美,那里依然苍茫壮阔。巍巍祁连,曾见证了少年将军挥军数万千里驰骋纵横大漠的风姿。遥想当年,铁骑阵阵,万马嘶鸣,那个勇武果敢的少年,残阳下,突然勒马回望,象一道闪电,那目光,冷峻,凌利。你身背弓箭,满身盔甲,英姿而勃发。风雨沧澡,祁连默默。岁月的苍穹下,谁也抹不去那位少年战神的功勋。风知道,云知道,大漠孤烟知道,祁连山的皑皑白雪知道,焉支山下的万亩草场知道,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普通人知道。世世代代,霍去病,你,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去病,我知道,你太累了。为了大汉的边关安危,短短六年的时间里,你几率孤军深入匈奴,风餐露宿,纵横千里。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塞外恶劣的气候,再加上常年的转战奔袭,极大 损坏了你的身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震天动地的语言,是你少年豪情的真实写照。是的,你总是用行动践行你的男儿情怀。世人总说,是天妒英才,所以老天安排你在最好的年华里死去。少年将帅,位高权重,你本可以倚仗豪华的出身,和长安城里那些富贵的纨侉子弟一样,纵身温柔色马的享乐。但你却选择了另一种人生。刀戈铁马,驰骋江场。是的,你太累了,你用你年轻的身体换来大汉王朝的边关稳固,疆土完整。
恒星陨落,天地恸动。
还好,看见你静静地睡在这里,我就心安了。四周风光秀丽,花木葱茏。百姓们修整了你的坟冢,将堆积在你冢前的那些来自祁连山的大型石块清理出来,有些石刻真得很美,就将他们置于陵前,那些石马石虎就让他们一直镇守在你左右,永远守护你。百姓们还在你的坟冢上种满松柏,表达敬意。
眼前的这块墓碑,高大肃穆,黑色的大理石上刻着"汉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墓",再看,立碑者是清乾隆年间的一位陕西巡抚。据说,他是霍将军的粉丝。墓碑上的字清晰醒目,看得出都是经过白漆重新上
铀的。石碑加了坚固的墙框,用青砖砌成。框顶飞沿画栋,精美肃穆,想必这也是后人用心维护的结果。
将军威名,千古流芳。赫赫战绩,几人可及?大浪淘沙,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墓碑前,放着两束鲜花,一束是白色的菊花,另一束是黄色的花朵,紫色的花纸扎成一束,花瓣已枯萎,认不出名字。想来,是几天前祭奠的人留下的吧。我猜,一定是个女孩。
千里迢迢,来看心中的霍帅。一份牵念一份膜拜,借用手中的这棒花,来表达。
如我。
本想近前,亲身摸摸那块墓碑,还是止住了。我站在石阶下,双手合十,一瞬间突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滑。
对不起,让你见笑了。
隔着二千一百年的岁日沧嗓,隔着古今时空,隔着阴阳厚土,仍然有泪。奇怪吧。
一个平凡的来自匈奴之地的女子,这一刻,她的眼泪是真实的。她对他的景仰与崇拜,她对他的怜惜与亲切,都是真实的。
她抚过他墓前的石刻,松柏,她捧起他墓冢上的一把黄土,轻轻揉捻,这是埋葬他的黄土。她绕着他的坟冢走了一圈,细细地看那冢上的石条,松柏,她想象当初祁连山的模样。
守在红尘,穿越千年。一份心牵,无人能解。
珍重,再见!
出了博物馆,往右顺着墙根一直往前走,就到了卫青墓前了。卫青墓冷清破旧。坟冢上稀稀疏疏地爬满荒草,通往墓冢顶部的几条羊肠小道,清晰醒目,想来多是游客踩出来的吧。走近墓碑,更觉凄凉。墓碑虽和霍去病的一般大小,立碑人也是那位清朝巡抚,但碑体黯淡残破,碑上的字被风兩侵蚀的已模糊黯淡,石砖碑框,更是残破不堪,砖角断落,飞檐残缺,不忍直视。
同是汉代双臂,千古英雄,外甥和舅舅的待遇差别也太大了。卫青,待人谦恭,性情仁厚内敛,是汉民族开疆拓土的重要功臣,千年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地步。
稍稍安慰的是,看到了墓前放的一束花和一个小香瓜,还有四周地面上洒过的酒。一个有心人。谢谢。
怀着崇敬和膜拜之心,我艰难地爬到了墓冢顶部。顶部几米见方,脚下的黄土被踩得光滑平整,坟冢上爬满野草,有许多低矫的荆棘,荆棘中散落着烟头,矿泉水瓶和食品包装带,都是一些无良游客留下来的。有些心塞。
正向远处凝神,突然看见两个年轻的女孩子顺着墙跟向墓前方向走来。果然,她们在墓碑前停住了,两人小声地说着什么。然后其中的一个从包里掏出一束花,低头放在墓前。然后,深深地向墓碑鞠了三个躬。
她们的行为,让我感动。
也许,下次来时我也应该带束花吧。纯真,善良的女孩子!
茂陵刘彻的墓与卫青的墓还有一段距离,步行至少还需七八分钟。正是午后时分,烈日炎炎,我撑着伞,独自行走在乡间的路上。不知为何,那天游茂陵的人特别少。一路上,我连一个人也没碰到,只有偶尔的几辆汽车从身旁飞驰而过。事后想来,也有几分后怕,一位单身女子,独自行在地广人稀的乡间,万一来个坏人该怎么办。
哈哈!看来内心深处咱还是个女汉子!
终于看到了茂陵的大门。门口一个游客也没有。唯一的一位保安是个小伙子,极善言词。"这就是茂陵?刘彻的墓?就这一个大山包吗?别的什么都没有?"我环世四周,发现除了眼前一条宽阔的大道直通墓冢外,似乎什么也没有了。连别处都有的仿古建筑,亭台楼阁,统统不见。
眼前,只有一座方锥形的高大山包,矗立眼前。陵上种满苍松翠柏。比起卫青霍去病的墓来,它真得显得高大雄浑,气势磅礴。
汉武帝,一位叱咤风云,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皇帝。他创造了西汉的鼎盛时期。这是一位性格张扬,能力与胆识一流的男人。他和他创造的那个时代,成为汉民族永远的骄傲。
在通往陵前的道旁两侧,每隔几米,挂着一副排子。每个排子上面都有文字,有些是介绍茂陵历史的,还有的是介绍汉武帝时期的重臣的。
我站在排子下,一一读过。
关于茂陵是这么写的。"茂陵之最,茂陵是西汉陵墓中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长的陵墓,前后53年。建茂陵所花费用最多,占全国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茂陵地区范围最大,周边总共有六十个陪葬墓。茂陵内陪葬物品最多.,据说地宫内已不复容物。茂陵邑在当时人口众最多,有二十七万多人在此居住。
关于汉武帝的功勋之第一,是这样写的。第一个以儒家学说,开创了中国思想界的先河。第一个创办中央太学,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人才。第一个打通西域开拓丝绸之路,创立中国外交事业的先河。第一个开疆拓土,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疆域。……"
了解了这么多的历史,知道了眼前陵里睡得这个人,他是多么了不起。一时心潮澎湃。我決定绕着陵走一圈,以表达崇敬。
虽然天气热,身困体倦,脚也隐隐做痛。但我还是坚持走完了。看到不远处李夫人的墓,本想近前膽仰一番,只是力不从心,便罢了。
下午三点左右,我启程返西安。
临走时,我回头,又深深地看一眼。茂陵再见!刘彻再见!卫青再见!我心中的大英雄,骠骑将军霍去病再见!
是的,我终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