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零零碎碎的时间读完了《我们仨》,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封面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整体传达给我的一种平和朴素情感,就像在听身边的人讲故事一般。我想这和杨绛先生的性情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扉页开始就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照片,仿佛这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第一部分着墨不多,却渲染了整个故事的基调,“我们俩老了”似乎是以一种很平静的顺其自然的口吻在开始讲述这个故事。梦见两个人散步时钱老一声不响自顾自的走了,钱老也不辩护,安慰杨绛先生说这是老人的梦,自己也经常做,让人读来觉得温情脉脉。
然而第二部分“我们仨走散了”,其实我读得不是特别明白,好像跟着杨绛先生一起在做这个万里长梦,驿道连接起来的满满的离情,最后成了一个人的守望。人生中离别的课题,总是载满忧伤。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从夫妇两人的留学生活到钱瑗的降生,再到回国以后的生活,一家人的相聚相失,以及各种奔波挫折的遭遇,都让人感觉到了这个单纯而又温馨的学者家庭的简单幸福。就像杨绛先生自己形容的那样,自己虽然最后和家里人失散了,但是这一生过得并不空虚,活得很充实,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其实在这部分回忆之中,我更加觉得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往往是来自原生家庭本身。圆圆这颗“读书种子”“过目不忘”的“本领”难道是天生的,并非如此。正是因为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适当的引导,家人之间相助相伴众多的苦涩艰辛都变得甜润了起来。钱老也是特别的可爱,自己形容自己拙手笨脚,其实他们在留学过程中自己研究改善伙食以及住入新居后第一顿早餐的大显身手,就让人看出了这明明是学者的自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板,我想这也是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原因之一,女儿圆圆和钱老关系真好,从附录的书信就可以感受得出来,那会儿钱瑗大概已经生病了,父亲身体也不好,杨绛先生每天和女儿通完电话相互告知父女俩的身体状况,可钱老仍然执意写信叮嘱女儿不要太过劳神,想来也是父母最知子女的性格,才会这般心心念念无法割舍。记得附录里面有注解说因为知道父亲要来信,钱瑗早早的写好了回信,也是颇有一番乐趣的。想必对于母亲,钱瑗也是放心不下吧,去世前不久还因为担心其一日三餐写信教杨绛先生制作简易饭食,满满的都是关爱呀,平平淡淡字里行间的叙述,却满满洋溢着一家人的幸福。三个可爱的人,读完整本书,再读“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总感觉心里不是滋味。
1.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2.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3.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4.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