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换了新的城市上学,老母亲一边都提心吊胆,一边又恨不得买挂鞭炮庆祝下,忍受了小半年看娃的折磨,吃尽了亲情的苦。只想做个走路带风的美少女。但老母亲人设不能丢,还是保持应有的礼仪,对她能否适应新的城市表示担心。
第一天放学,女儿神色正常,放学的时候没有和同学说话,但是能腼腆的回头招手表示再见。晚上和老师沟通,老师说女儿虽然不爱说话,但是爱笑。特别是一笑起来两只眼睛就像新月,很有喜感,同学都喜欢和她玩儿,老母亲松了一口气,微笑加分了。
隔天老师又给我反馈了,说女儿一般都不参与游戏,但是她会很认真的在旁边看,也会微笑,慢慢有小朋友就开始邀请她参与游戏了。女儿属于被动型,同学邀请,她就很愿意参加。我还小瞧了自己闺女,表现出兴趣和关注是发展友谊的利器。
女儿已经能叫上几个同学的名字了。我观察到被她叫到名字说再见的小朋友,都会很开心,原来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名字被人记住。被看到、被喜欢是每一个人的需求。
不过天无三日晴,有一天放学女儿是哭着出来的。女儿说,玩游戏的时候,她想玩老鹰抓小鸡,但是同学想玩跳房子,其中有个小朋友大喊大叫跺脚抗议,说必须得玩跳房子,否则就不和女儿做朋友。
女儿一边哭一边嚎:我真的太讨厌XX了。陪她坐了一会儿,我说:要是别人这样命令妈妈,妈妈也会难过,恨不得马上跑开。
如何你觉得XX的行为很讨厌,不如我们在纸上画出来,画完之后我们一起说:你这样真的很讨厌。我不希望你是这样的朋友,但是画完,讨厌XX的事情就过去了。
我教了女儿一个方法,下次同学这样说,就告诉她:你这样说我挺难受的,我知道你想玩跳房子,不如我们这样,先玩老鹰抓小鸡,谁被老鹰抓住了,就要罚一次跳房子。
过了几天送女儿去上学,放学的时候她还不肯走,因为前几天我教她的新游戏真的很好玩,小朋友都愿意参与并且能遵守规则。分别的时候,我发现她手里多了一个小发卡。问她说是同学送的。
我还在想怎么回赠礼物的事情,女儿已经用做手工的串珠串了一条手链,她说前几天XX看到她手上戴着手链,就拿过去看了。真为女儿高兴,能关注朋友喜欢手链并且亲手做出来。
渐渐女儿适应了新的幼儿园,也交到朋友。有一天,我接女儿迟到了,半个小时后我姗姗来迟,想象可能面对的不可收拾的场面。结果我做好的思想工作全白费了,女儿和小伙伴玩的正欢。同学妈妈说XX怕女儿一个人等孤单,坚持要一起等。真好,被小伙伴关心着。
渐渐的,女儿喜欢去上学了,因为她已经掌握了和同学交往的方法,真为她高兴,老母亲可以光明正大喜悦了。(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