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龙有悔、潜龙忽用、见龙在田”我们常听到到的这些词语都是来源于易经、或叫周易,可以说易经是我们民族的开山之作,而后涌出的书籍无不渗透出其中的思想,易经是从大自然中、日常生活中总结而来,也没有大家说的这么玄乎,说读懂了就可以轻易反转人生或者发财类的话语,果真如此的话就不用奋斗了。
易经中的易字从甲骨文的形状上来看就是上面是太阳、下面是月亮,意思就是观察日月以及生活中变化规律而总结成一本书。其次就是易字有三层含义分别是简易、变易、不易,意思是简单有变化不那么容易掌握。相传伏羲氏观察四季的变化,插一根木头在地上研究影子长短的变化,每天做好记录,日复一日的努力后总结出天气冬暖夏凉的规律,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农耕及储存粮食等,可以说是早期的日历了。还有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太极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前,两仪就像白天与黑夜、四象就是春夏秋冬、八卦代表大自然中的八种元素,他们是层层细分的递进关系。
到了周文王的时候,他将原先的八卦相乘、交叉重组了,便出现了64卦,当时周文王推演卦象时已是饱经沧桑、阅历丰富,便自己给每个符号做了注解,以此方便后人阅读,注解是以自然规律映射生活,以方便指导我们生活。就像看到太阳到了至高点后开始落幕,就警醒我们要懂得谦虚、避免锋芒毕露,改进则进、退就退,不然便会悔不当初、亢龙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