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塑造孩子》第10天——代币疗法
案例:六岁多的幼儿园男孩,贪玩好动,坐不住,动手能力差,写作业很慢,不想写字,认字很多,经常在班里给小朋友读故事。家长采取措施:打骂、疏导无济于事,困惑孩子是不是有问题,该怎样引导?
分析:对于6岁的孩子的这样的一些行为,做任何评论都为时过早,这个时候还不适合给六岁的孩子下结论,我们大人就不要想方设法给孩子贴标签了!如果这个时候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有多动症啊、不擅长写字啦,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有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或者说他本来不是这样的人,可能就会变成这样的人,毕竟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是与他与周围的世界互动中所形成的。
我们必须看到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心智、思维、运动等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孩子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计算能力强一点,可能他的写字、精细运动能力可能就弱一点,这可能也是一种平衡。这只是一种猜测,也是一个参考角度。一个孩子这方面发展快一点,其他方面发展可能就会慢一点,因 为他的大脑把兴趣点放在了那里。精细活动能力相对来说弱一点孩子,可通过练习画画,搭积木,打游戏,串珠子,用筷子夹豌豆等来提高精细活动能力。家长对孩子经常批评,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要把写字和快乐结合起来,让孩子觉得写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家长可以把孩子写的字贴在墙上,家人天天去看;采用正强化的方式让孩子觉得写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长期打压只会让孩子觉得写字是一件好难的事,会产生畏惧的心理,最后只会是得不偿失的。
作为幼儿园学前班和一二年级的老师,对孩子学习方面的适应能力,不要轻易的给孩子下结论,因为这无形中会伤害到孩子身心平衡发展的热情,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发育发展是动态的变化之中的。这个时候随便给孩子定性真的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有可能这个孩子他就是发展的稍微慢一点点,所以我们经常说的静待花开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家长应该做的就是等待和帮助孩子,因为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在合适的年龄段发展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适合的能力真的是比较重要的。我们想想六岁的孩子写字能力不是很完善的,必须每天写很多字,还必须写的很工整,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是很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的。
在心理技术方面可以采用代币疗法,就是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奖励孩子,奖励小红花啦,奖励旗子,集够10个就答应他一个要求。这样孩子就会把写字和奖励联系起来,觉得写字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这就比家长的单纯说教更有利一些,毕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