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走路。
往往一个人走路都是有目的的。比如:要去哪儿?什么时候到?大概要走多少路程?
有很多问题会影响你走路时的状态,但最终你还是在不断行走中调整状态。在我看来,走路是一种沉淀的过程。
(一)
如果把一条路走四遍,很多人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不过是一条路罢了。但顺着四季行走时,一切都变成了影响你行走的因素。
春时。我看见了两边树丛簇拥着星星点点的淡蓝色小花。我细细看着,眼睛搜寻着所有细节,整条路变得有了生气。我越走越慢,享受这漫漫花开几里,湿润的新泥,愈渐浓郁的青草香。
路呢?
路还是那条路。
夏时。带着摇晃的空气刺激着鼻息,每个毛孔都在迅速扩张,头顶阳光带着热度刺进细胞里,细胞被炙热火焰烤着,感觉皮肤快要炸裂。于是我飞快的穿过那条路,步履维艰,在这条路上行走的每一步都是煎熬。
路呢?
路还是那条路。
秋时。看见了大片金色的银杏叶,一切变得慵懒起来,包括我的脚步。渐缓的步伐逐渐停止。我结束了我的行走,驻足在这片傲人的秋色里。希望这大片大片的银杏树可以随着我的脚步停止凋零。
路呢?
路还是那条路。
冬时。大雪积满了路,我看不清脚下,只能行于冰雪上。雪下是冰,冰下是路。那不是我走的路,这也不是我该走的道路。可是冰上行走也能使我到达彼岸,我是否应该前行?疑惑之际我摔了一跤,然后爬了起来继续行走。我逐渐陷入迷茫。回过头后我看见了路,路还是那条路,只是被冰和雪覆盖了。雪覆盖了路,雾迷茫了我的眼。
路呢?
路还是那条路。
(二)
告诉你走一段路需要多久,你才会选择走路?也许,五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
人们在计算时间上总是有天赋的。就像你只是在头脑中模糊的输入了起始点和目的地,就凭借着经验和对时间的概念就预测出大概的时间。
走路会上瘾,对我来说行走慢慢变成了日常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不会在意路程,只是一走,时间自己便偷偷离开了。
时间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快慢决定了走路的时间,也决定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经常和朋友一起出门时会抱怨别人的步伐太快。
“你慢点!我跟不上了!”大多会说这样的话。而他们会说:“你走的太慢了,你的生活节奏就不能快点?”
一个人的行走速度是否代表了他的生活节奏?这我说不准,我认为不单是因人而异,也无形中受着各样因素的影响。但有一件事我觉得他说的没错,我的确是一个生活节奏挺慢的人。
不过近来我发现我的工作效率还不错,针对某件事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对我来说这是件挺好的事情。
我记得上次一个朋友对我说:一般恋爱中的人走路会比较慢,这样送对象回家的时候总会多磨蹭磨蹭。
说来惭愧,我一直走路都很慢。可能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不过我也相信环境有足够的能力去潜移默化的改变习惯,只是需要短暂的适应过程罢了。
(三)
在年底时,我辞去了短暂的兼职。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一向喜欢自由的生活,但也喜欢平淡的工作。依我而言在两者兼顾的情况下,这是份好差事。尽管钱不多,但我能得到的总不指望只有这些钱。
其中离去的原因方方面面,现在再说也是为时已晚,不去议论也罢。终是将决定做了出来,并且去施行,之后的路也是义无反顾。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次机会能让我如此决绝的去做决定。如果前路未知,做决定时还能否像这次离职一样自由。
与人相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一开始的谦到后来的礼让,这个过程变化的很神奇。看似非常短暂的时期,却让我更加真切的看见了现实。
现实终究还是与想象大相径庭。
我确有了些变化,可我也知道我没有偏轨。精神依旧良好,闲散时依然能够给予人答疑解惑。
这也是我行过的路,至于长短,不过是漫漫旅程中路过的公路牌。上面记录着文字,好让我回头望时不至于再次迷失。
最后以我之前写过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我坚信,我们都在不断行走,有的人走的快,有的人走得慢。有些人走累了就躺在路边睡一觉,醒来时身边的水杯装着日出。有些人不断行走,因为有另外一个人不停的对他说:你还要继续赶路。
文:冉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