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非狼答应了帮阿皮兹写一首和雷锋志愿者主题相关的歌词,但他同时也知道,这是赶鸭子上架。此时他的心情正是:生活苦闷正迷茫,事上心头更慌张。
还好下节课正是阿皮兹老师班的科学,他没打算给学生上课,刚好可以利用起来好好想想怎么凑一首交差。这时药非狼想到了大学期间写的唯一一首现代诗,不就是歌颂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么?虽然隐晦,但至少是符合主题的。
于是回到办公室,立马在手机WPS里翻了出来,找了几张A4纸,准备抄下来,然后慢慢改成歌词。
才抄下第一段,上课铃响了起来,他想到干脆抄完了再上去,反正学生现在都不一定到齐了。因为只是自己看,又是草稿,药非狼抄的很快,自然字就更拿不出手了。抄得还剩最后两行时,他们班班长下来叫他:“药老师,这节是你的课。”
药非狼转头跟他说道:“你先上去管好班上,我过两分钟上去,把这点写完。”
待班长走后,药非狼估计只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就把最后两句抄完了,拿好教案、A4纸和手机就上去上课。本来有点吵闹的班级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虽然很多老师都说他们五班是最不爱学习,纪律最差的班,但药非狼觉得比他带的班好多了。
他们班是四班,很多带过的老师都说要比三班和五班好,可是对于他来说已经皮了,非常不好带。不像五班,从开学第一节课,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到现在学生都怕他。当然因为他是带的科学,上课很随意,并不都是按本照宣,常常是讲着讲着课本知识就转到实际生活上来了。所以很有一批学生喜欢上他的课,还有专门问怎么养鱼、养乌龟的。
今天一上来,药非狼就说道:“我的规矩,你们都懂。不管上课还是写作业,都一个要求,不能说话、不能吃东西、不能乱动。谁犯谁就给我出去,现在自己写作业看书。”
说完药非狼就去第一排跟学生借了铅笔和橡皮,开始修改起诗来。有时想一想措辞,有时百度一下词义,就这样一词一句的添改,并不管是否押韵。
一节课将近结束,歌词也就改得差不多了。学生自然不会那么听话,几十分钟都一动不动的写作业或看书,已经有两个学生被叫了起来,让他们在教室转着,看谁犯了规矩就可以替代他。
之前的诗名字叫做《泉》,现在改完之后的歌词,为了更能体现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药非狼索性就加了一个字,叫做《咏泉》。歌词内容是这样的,水平一般,但已经是他能写出的最好的了。
咏泉
——献给孜孜于奉献的广大志愿者们
孤单的行在 生机黯淡的荒原
沉默的奔跑 不知该去往何方
看茫茫苍天 或问辽阔大地 何处是归宿
直到 邂逅了这一处的幽 林
那有连绵不绝的 流淌不息的源泉
把梦安插 随泉流淌 去该去的远方
那有连绵不绝的 流淌不息的源泉
把梦安插 随泉流淌 唤回心的归宿
独自的行在 生机盎然的幽林
纵情的奔跑 已知该去往何方
看悠悠蓝天 或问葱笼大地 此处是归宿
索性 就留在这幽林中 高歌
那有连绵不绝的 流淌不息的源泉
去那该去的远方滋润、蒸发
那有连绵不绝的 流淌不息的源泉
去那该去的远方滋润、蒸发
然后我们都归于万物 但后
还有连绵不绝的 流淌不息的
泉 在流
中午吃完饭,药非狼下去校长办公室把这份歌词打印了几份出来。然后找到了阿皮兹老师,交给了他。阿皮兹说第八节课他试试谱曲,再给答复。
药非狼从把歌词改成之后就特别激动,虽然有点取巧的意味,但毕竟是自己的作品,一节课见证了它的诞生,无论好坏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里面。就好像父母亲眼见证了一个生命的诞生,无论如何,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在父母心中都是最好的,是心肝宝贝。
这歌词在药非狼眼中,就等同于他的孩子,既明白它还有很多不足,又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第七节一下课,药非狼就跑到音乐室,门锁着,他打了微信电话给阿皮兹,得知他在二楼办公室。还没等药非狼下去,阿皮兹就上来了,手里拿着歌词。
药非狼太激动了,并没有注意到阿皮兹欲言又止的神情,连忙催问道:“怎么样,可不可以谱曲?”
“歌词写得很好,有几个地方能不能改动?”阿皮兹试探的问道。
药非狼一听,连忙说道:“当然可以,哪些地方需要改,你跟我说。”
“能不能加两段内容,把雷锋和志愿者加进去。”说完阿皮兹又解释道:“这是雷锋主题歌曲征集,没有这些字……”
虽然阿皮兹不知道怎么说,但药非狼却听明白了,他是觉得歌词里面没有雷锋和志愿者的字眼,担心不符合主题。于是宽慰道:“雷锋志愿者主题,要表达的就是一直精神,而我写的就是志愿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是符合主题的。”
阿皮兹想了想,还是说:“能不能再加两段,把这些都写出来。”
药非狼不知道该怎么说,难道要他说,正因为自己不愿意直抒胸臆,才用这种隐晦的表达吗?他能说不能加,然后一拍两散吗?当然不可能,不说这次合作,怎么可以因为理念不同就和同事闹掰呢?
“好吧,我试试。”
药非狼说完这句就陷入沉思中,阿皮兹也没再说话,这时门轻轻地开了,迪丽努尔推门看了看,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