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马拉松运动一年多,早就听城南的大神们给我描述过“撞墙”的“美妙”,可自己跑了3个半马, 3个全马,却始终没有体会过这种“奇妙”的感觉。就在我怀疑她存在的时候,却在这次家门口的合马上不经意的“邂逅”。
由于刚在上个月末跑了上马,又打了场羽毛球,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对自己是否能参加合马还是有些顾虑。但考虑到不用长途奔波,又忽悠了好几个单位同事参加半马,所以就抱着打酱油的心态站在起跑线上。
枪声一响,平静的心态被几万人的激情给点燃,身体就像刚加满油的汽车一样动力十足。我心想:那就先按正常配速跑吧,能跑多远是多远,实在跑不动再降速。刚跑过2公里,我就碰到了房叔和walkman,于是就加入他俩的行列。合马虽然前半程在滨湖新区跑,但是路边几乎没什么观众。耳畔少了其它城市那种此起彼伏的加油声的我,只能自娱自乐,和身边两个朋友闲聊几句,抱怨几句,以打发熟悉赛道带来的枯燥。跑着跑着,同事们一个个超过了我,我也乐此不疲得和他们打着招呼。就在这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顺利完成了前半程的赛事。
当看到对面跑道的非洲兄弟们开始折返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左腿膝盖外侧有点不舒服。我不知是环湖赛道一高一低造成的呢,还是身体疲劳的积累?这种不适给了我预警,我立马切换到严肃的跑步状态,并告诉自己一旦疼痛加剧就立马放弃。从第27公里到第35公里这一段赛道,横着个坡度不小的南淝河大桥,选手需要跑过大桥到31公里处的折返点后再次回来被虐,所以是选手最大的挑战。在小伙伴的相互鼓励下,我顺利通过了大桥,而且左脚膝盖疼痛感没有加剧。我低头看了下手表,时间控制得还不错,如果剩下的7公里能够保持现在的配速,有望冲进3:50。我此刻的心情和接下来的感受正如村上春树在《我的第一个马拉松》里描述的那样,“这次没准儿会出好成绩呢”,于是信心满满,开足马力继续前进。可到了37公里以后,“体内的燃料便消耗殆尽,开始对各种事物大为光火”。到了38公里,则生出了“揣着空空如也的汽油箱不停行驶的汽车”般的心情。到了40公里,感受开始和与老司机的不同了,老司机可以开着没油的汽车惯性行驶,而作为新手却因为“撞墙”而选择彻底熄火。这次撞墙的感觉虽然比常人来的晚了一些,但是一旦来了却也更加剧烈一些,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彻底击毁了我临时想PB的冲动,我又被打回原形。我对自己说:歇歇吧,最后两公里,本来就是酱油跑,PB啥啊?不知不觉中就放慢了速度,目送着房叔和walkman的背影远去。我试图按照书上说的调整着自己,深呼吸,慢跑着。没过多久我又看到房叔因为腿抽筋也停了下来。于是还没有完全调整好的我这次彻底放弃了奔跑的念头,我们两个难兄难弟一起走了500多米才缓劲来。快到终点了,为了不显得过于狼狈,我俩决定还是慢慢加速跑起来,相互鼓励,携手冲线,结果相当抢镜,被等候终点的摄像师一阵狂拍,马拉松的小船没有说翻就翻,总算驶进了港湾。
跑完休整了两天,曾经心理上的痛苦和可悲的念头眨眼间就忘得一干二净。好在肌肉的酸痛感还在,提醒着自己在忙完工作后也要总结下最后两公里跑崩的原因。这第一次“撞墙”原因很复杂,一是本身身体状态就不佳,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好成绩是不现实的。二是装备不当,早上怕冷,穿了厚厚的足球袜,到了后半程气温升高以及运动量加剧后脚部闷热难耐,恨不得把袜子早点脱掉,扔到巢湖去。三是补给不当,为了多补糖分,每到补给站都吃了很多的小西红柿和香蕉,造成胃在跑动中反酸。四是心理上没有做充足的准备,赛前不想出成绩的心态造成“撞墙”后意志瞬间被瓦解。五是训练不够,造成耐力不足,月跑量少的前提下很难大幅提高成绩。
用脚跑步,用心感受,用脑思考。跑崩一次,是坏事,影响了愉快完赛的心情,但也是好事,给自己积累了些许经验,让自己认清了自己的实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马拉松比赛都是自己和自己比赛,挑战自我的目的还是为了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以及保持良好的体魄。今后我一定要多增加慢速长距离训练,并控制好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频率。一旦决定参赛,就要赛前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充分准备。我希望能将这项运动坚持下去,争取让自己跑得更加长久,跑得更加快乐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