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高速上听了8课梁宁:
10、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
痛点是恐惧点,会让人引发恐惧;爽点是不爽的,不舒服的点;痒点是让人理想自我的点。我认为这部分也是契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然而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痛点爽点与痒点是有关的,当你这个产品的痛点解决不了,只有爽和痒用户还是无法选择你,所以我认为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在痛点解决了之后可以选择爽点,在痛点和爽点解决了之后,才可以选择痒点,单独拿出来没有意义。
11、两套经典用户画像
这里梁宁介绍了两个用户画像,一个是YY创始人李学凌给出的羊群与草地,这里重要的是头羊,有一个理论很有意思,滴滴与Uber不是网络效应,因为他们没有头羊。这点我理解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潜意识觉得网络效应好像很牛逼,但是我也不能说没有网络效应就完蛋,我认为都是需要有一个先发条件的,在某些情况下,某些选择是重要的。
第二个是梁宁自己的大明、笨笨与小闲;这也是个典型的消费群体,他们各自配套的一系列服务会更加精准,比如EVA学习叫兽的时候一直给我说痛点文案没用,因为她只关注产品的性能表之类的,作为钢铁直男,她这是典型的大明。
有一点梁宁说的很好,条件一变,这些人的角色就会有变化了,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我们能够提供的服务,让用户画像更精准。
12、设计产品时要包括产品的场景
这里梁宁提出了一个让我没想到的地方:场景=场+景。场就是之时间空间,景是在这个时间空间内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引发用户认同。
所以场景不只是需要寻找,寻找的是场,只要你用心找,有工具,就可以找得到场;而人来了之后如何触发情绪引起共鸣,这个景就需要体现功力了。
附上产品七问:1、我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是痛点、痒点还是爽点?2、为谁解决这个问题,他得到即时满足了么?(这是用户画像的问题。)3、有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市场规模的问题。)4、目前人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这是竞争分析问题。)5、我的竞争方案为什么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单点竞争力,点线面体,谁给你付能)6、用户在什么样的场景出发情绪?需要马上解决问题?(这是场景的问题)7、当用户遇到问题,他会想到哪个名字?
13、怎样用系统能力给人提供确定性
14、系统效率:小米的效率革命
15、系统世界观:微信、米聊、陌陌
16、系统迭代:微信红包的意外与刻意
17、系统生死线:猎豹和它的关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