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叫我老师,但我知道我终究是个学生,一辈子当学生,沿途都是老师。”
这句话是众多“海峰金句”中最让我动容的一句。培训界的朋友们应该很少有不认识李海峰老师的,“知名培训师与职业经理人\团队协作和组织效能专家\DISC性格分析标杆人物\青年创业导师\执行长\董事会秘书……” 我认识海峰老师已有数年(当然,海峰老师之前并不认识我o(╯□╰)o),与海峰老师的缘分也是一波三折。早在2016年初我就计划参加DISC双证班,可惜由于工作安排无法如愿。2016年8月我再次计划参加DISC双证班,工作已经安排妥当、老婆大人也已拨款、家中一切事务均提前料理,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让我只能选择了手术室。所谓事不过三,2016年10月国庆我终于如愿(不容易啊 /(ㄒoㄒ)/~~)。
三天的DISC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有三件(其实何止三件,只是写得多了大家记不住:-D):
1. 精彩的内容。
虽说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是既然都是树叶那么必然有其相同的特点。人的性格也是如此,虽然人心各异,但是从行为风格的倾向性上讲必然有共同性,可以通过科学的维度将人类性格分类。DISC通过“对人or对事”、“直接or间接”两个维度将人类性格分为支配、影响、支持、思考四类性格。相对于研究人类内在动机的九型人格、MBTI等性格工具而言,DISC更多地研究可以改变的行为风格,理论上更容易上手,应用上更为便捷和广泛。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彼解己的DISC沟通技术》在上述的理论基础上应运而生。
2. 绝妙的呈现。
海峰老师在台上激情澎湃(半天就湿了几件衬衫)、妙吐莲花呈现自然无可挑剔,毫无保留的资料分享也让我颇为感动。三天课程结构设计的很清晰,时间安排的很妥当,有理论、有应用、有互动,期待今后海峰老师能以DISC技术分析当下的流行事件和时政人物。
3 性格各异,但是志同道合的同组伙伴们。
女皇范Joanna,PPT达人蚂蚁,UI美女饭饭,文雅清新的左左,冷静内敛的蔡蔡,活泼的周妹,特别是我的死党——与我同为企业培训师的史立森,这些伙伴与我一起组成了F35期双证班中不可或缺的第四组。死党立森是个标准的大C,作风严谨、细致,着装整齐、单色,上课时我时常满足于海峰老师给的结论,但是立森更追求结论背后的原因。作为大C,立森更愿意与人保持空间上的距离,最后一天的小品呈现时很多伙伴说我反串女性牺牲很大,其实我知道在整个过程中一直被我这个“啰啰嗦嗦的老太太”勾住手臂的立森,他为克服内心的性格习惯所作出的努力更大。
DISC双证班中很多伙伴可能不知道,其实我笃信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学讲师,弘扬中华国学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理想。但是目前本人在国学方面的修为太浅,岗位职能也不可能允许我单一分享中国传统文化,况且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原因当代很多炎黄子孙更倾向于西方的认知逻辑,忽视中国固有的文化模式。因此,我希望自己先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培训师,进而专注于性格、心理、情绪的培训课程,最后将源自西方的性格、情绪课程嫁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向世人证明中国国学的科学性和智慧性,最终达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中国国学是修心之法,性格、心理课程也是研究人们内在的想法,完全可以有嫁接的可能,DISC的学习将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又一块基石。
DISC双证班虽然结束了,但是我的DISC学习历程却刚刚开始一个新的篇章。在之后的半年中,我计划将DISC与我目前主讲的课程相结合,研发出自己独有的课程,分享给企业内部同事和客户的单位。当然,三个月内肯定要完成一个小目标——收回学费O(∩_∩)O。
愿DISC成为所有伙伴实现理想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