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了一下支付宝,基金账面上严重缩水,亏损幅度达到了15%,这样我很是无地自容,回想当时选基的策略和心历路程,不禁感慨万千,投资和成长一样都是反人性的,没有等来抄底反弹,而是毫无底线的一跌再跌。没有止损的观念却把止盈玩的炉火纯青。是时候梳理自己的财富观念,总结和归纳过往的经验教训,使之成为指导今后的原则。
2008年,高中毕业后,我接触到了安利,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成功被洗脑。最终因经济拮据,入不敷出,断然离开了此地,而后才幡然醒悟。我并不否认其产品的价值,重要的是这种模式背后隐藏的人性。直销也好,传销也罢,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一旦欲望和贪心被激发了出来,你心智就会被这股灰色的力量所裹挟,成为这种模式文化的奴隶而不自知。
2009年,因为老爸的一个朋友,相信了一种点广告返现的平台,盲目投资了4000块钱,打了水漂。这件事压根没有经过缜密的分析,即使我的哥哥告诉我此事绝不靠谱,网上搜索就有类似的骗局接二连三,也不能阻止我的投入,有一种恐为人后的执念在作祟,再者是想经历些事情磨练自己,别人遇见的是坑,而我总要拿自己的天真与这个世界一较高低。
2017年这次的投资平台的坑,是我自愿自主跳进入的。一是熟人效应,我的朋友间接认识开发平台的大佬,有一种内幕消息的感觉,赶上了平台开放的初期。这种模式我是清楚的,击鼓传花,没有实质的商业基础,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二是我自认为可以在雪崩之前可以全身而退,一般的平台返现雪崩周期在9个月和一年半,但我的小聪明又如何算得过游戏架构设计者,把别人当傻瓜的想法,只能自食其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不只是德行的问题,而是真正的长久之计,处世之道。
2017年还有一件郁闷之事,让朋友代持入股投资了一家火锅店,血本无归,要是生意不好也罢,被坑的感觉简直不要太酸爽。这充分证明了三句话,一,生意好做,伙计难当;二,朋友的朋友不是朋友;三,站在资金背后的是智慧,而不是简单的放养。
这一路走来,自己被当做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而不自知,像是轮回一样,如果还有机会在我面前,我是否可以克服人性中的贪婪,做出理性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