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节日中,除了春节应该就是中秋了!中秋节更多的意义应该就是团圆,中国传统中没有什么比合家团圆更让人向往的了,当你有了一个的家,有了一个可以让你依靠,甚至可以放心哭泣的地方,你便有了心的归宿!
儿时的中秋节远比现在有更多的期待,那时的物质条件远不如现在丰富,一个传统风味的中秋。那时候过中秋有两大期待,
一是中秋节那丰盛的晚餐,期待着母亲的拿手好菜,特别是红烧童子鸡,那时的鸡都是自己家里养的,每年开春的时节,母亲都会买十几只小鸡苗回来,就放养在家属院子里,夏天的晚上,我们会在路灯下捉一种叫蝼蛄的小虫子,第二天成为小鸡仔的美味。经过一个夏天的喂养,到中秋节就会到一斤多左右,母鸡就留下来,公鸡就成为我们桌上的美味,后来知道蝼蛄这种昆虫极俱药材价值,难怪那时的鸡是如此美味,不仅是母亲的厨艺高超,主要是这些鸡吃了一个夏天的药材!
还有就是中秋夜那个又香又甜的月饼。那时月饼都是自家动手做的,老式月饼不是机器做出来的,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出来的,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类型,我的印象以芝麻白糖馅为主,放在铁制的模子里,搁在炭火上烤,似乎看起来更有意思,满满都是童年的回忆,吃起来也更加能体会到节日的味道!如果父亲能带回铁盒装的月饼,对于孩提的我们更是人间美味!
如今的中秋节,虽没有儿时那种物质匮乏的期待,但也是一种家的期待!如今父母年事已高,家里的厨艺也传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母亲也常常开玩笑说跟不上时代了,说现在人们每天吃的都象过年,食材也丰富了,口味也多样化了。今天一早,就被母亲叫起来,让我早点去买菜,赶到盒马生鲜时还没有开门,买了点海鲜和配菜,赶回家时姐姐已来家帮忙,还买了一只鸡,想让母亲烧一道她的拿手好菜,我说今天我掌勺,姐姐做助手,母亲做顾问。中午简单吃过稍事休息后,就开始叮叮当当忙起来,六个冷盘,十道热菜,还有一道桂花芋艿甜品。十道热菜有炒、煎、爆,蒸、炖,母亲的拿手菜红烧鸡也被我改成了香菇炖鸡了。期间小辈们也进来凑热闹,和外甥女合作了锡纸花甲,酸辣肥牛两道菜,儿子主厨了香煎三文鱼,一桌子菜满满当当,弟弟一家人带来了时令之物糖炒栗子。
五点钟准时开宴,一家人围坐,弟弟和姐夫陪着老爷子喝着白酒,老爷子现在年事已高,平时也不怎么喝,但每次家人聚会,都要忍不住喝两杯,酒一下肚,就会说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现在过的日子,托国家的福,托党的福,这也许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家国情怀,他们出生在解放前,成长在新中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和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经历了四十年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他们对这个国家的发展更有发言权!
以前家里逢年过节图省事都在外面酒店吃饭,最近两年我更喜欢这种在家里吃的氛围,一家人围坐桌旁,听听老爷子的爱国教育,听听下一代的新潮对话,何不是一种其乐融融!中秋的习俗改变了很多,不过无论习俗怎么变,中秋节里的相聚、赏月、团圆三大元素是不变的,在月圆之夜人们期盼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是不变的。
外面的一轮明月升起,让我想起那晚在羊湖边的满天星空,就缺一轮明月,如有明月,会是那种儿时银色月光铺满地的感觉吗?此问只应嫦娥知!
中秋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过半百情更浓。
树树光阴繁简轮,季季往事烟云生。
程程山水百回转,代代亲情相厮守。
光阴流年浮生度,又借浮生洗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