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周公创造了礼乐制度以来,它经历了很多的波折,在一个个朝代,一个个时期的过去,儒教被创造、遗忘、复兴、僵化,改变之中,一代一代的儒家知识分子们努力的让那把火把,那颗仁心,不熄灭,不被僵化,但是容易吗?不容易,能在这条路上走到尽头的人是少数人,大家都是同一个起点,可是误入歧途的人是那么多,每经过一个岔路一大半的人都有可能走向它,只要一走进去,后面的门就会关上,无路可退,那么这些小路会把你送到哪里呢?
这条路分了很多区,每条小路都会把你带到你现在所在区的上一个区,而第一个岔路会把你带到比起点还要靠后的地方,如果再不往前走,你将永远待在那里。
那走到尽头的人呢?就是走到尽头的人也不能闲着,因为有两条大路上面分别写着:内守和外推。走上内守这条路的人出来之后发现自己回到了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远离的起点,而走上外推这条路的人,不久会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一条上写道:齐家,一条上写道:治国,还有一条上写道:平天下。很多人都会选择齐家,而很多也在没有走完之时倒下了。
每一代的每一个儒家知识分子都让自己的精神充满志向,让自己的仁心不麻木,但是从自己所修炼的东西中创出新的东西,已至“兴”,不止于“复”,这样中国的精神之根才不会“中”之不前,以至于不杀而亡,这是一个所有人都不想要的结果,尤其是中国人,但是在晚清时期,儒家的传承人为的终止了!为什么?全盘西化。全盘西化可以,但是自己祖国的精神之根不能丢啊!不然的话,就是一个只有表面的而没有内在的国家!让谁都瞧不起,使得国人以此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