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企业家都须有一半是发明家,一半是匠人。一路走来,从营销到用户、从金融到实业、从溯本求源到底层逻辑,在积极和消极哲学的背后,是对当下和未来的不断颠覆和思考——即看见不可见,让灵魂永远处于创造之中。”
企业软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团队的美好愿景是能够长期而深度地陪伴成长。本文整理自2019年7月12日,菁时光董事长刘宜云先生在深圳紫荆华港企业内训的主题演讲——《我思故我在》,文章对该主题演讲做了部分整理,略有删减,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
//工作上该如何获取成就感?//
十分感谢紫荆华港诚邀参加此次会议。相信在座的各位有很多都是资深的投资人士,所以今天我仅凭借自己的一些经验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对投资的理解,还有我对业务、生活和未来方向上的一些看法。
第一个谈到投资,我们该如何去理解投资?最开始我在一家国企做投资,像当时很多人选择了像华润、招商、中信和光大这些机构一样,我留在了中信。相信许多在国企待过的人,特别是刚毕业出来工作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困惑,是什么呢?就是工作的成就感特别低。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不管你是准备得多么充分,项目总是一下子就被部门经理和老板给pass掉了。花费三五个月准备的项目,就夭折在老板开会的短短的半个小时里。在这半个小时里,什么导致了你项目的生死?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应该转换一下思路。它不外乎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老板没有时间听明白,所以他没办法跟你说Yes;第二个原因就是在他听完汇报了之后,觉得风险不可控,所以不应该做决策。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私下里有找过他吗?多少趟?再给你十分钟能讲清楚吗?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是老板发现了你没有设想到的风险,那你的技术方案在哪里?风控方案在哪里?有没有去再去找?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在当下,你没有办法让老板做出你想要的决策。
同样地,我们应该深刻地理解现象的本质,在某些你意料不到的地方,“快”不一定是一件好事。相反地, “所有营销的本质就是截留目标用户的时间”。在我看来,只有有效地截留用户时间才能做出超预期。
有一段时间,我在招行项目上担任投资经理,时常会需要在不同的场合跟不同的人交谈,而他们经常对我的发言表现出诧异。有时候,他们会觉眼前这个人还不是那么成熟,但当他们正要放松警惕的时候,又会被这个年轻人的话所折服。而产生“迷惑”现象的关键,恰是我在与人交谈中惯用的一种技巧。
//比专业更重要的,是仪式感//
一个人的专业度能够决定话语权吗?或许在专业上,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大多数人都只关心职业技能的提升,但如果你仅仅只是一个技术类的人才,你就不会有很大的话语权。你的社会地位,朋友之间的威望以及决策权都是远远不够的。
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在我刚转到实业的时候,就收到了一张来当地市税务局大额罚单。这个问题很棘手,当时我马上组织了一个财务和税务的专家团队,根据税局的罚款原因开始研究解决方案。一开始我们就遇到了难题,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专业性不够强,而是因为站在一个事情的对立面,双方的观点很容易因立场不同发生分歧。这时候我们该拿什么去跟对方交流?
这个时候,我们并没有利用专业上的优势去辩论,反而搜集了大量相关的案例,通过现实的案例来佐证我们的观点。在对方态度产生动摇的时候,我们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税务问题,这时候专业才真正派上用场。
在专业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适当做点“改变“。
我至今都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因为一个产品增值税到营业税的改变,开通了当地第一个管道运输业务,如何通过它拉动整个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我认为很多东西都是兴趣使然,包括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文科,却在不断地去做一些新的尝试,申请许多个人专利。在这里,我们要提及一个创新能力,就是在专业上要往前走一步,至少应该在这个行业里有所建树。
专业的第二个层次,就是仪式感。首先我们在做一款产品的时候,绝大部分产品的外延都是不够的。比如水,我们只盯住了这是水,因为我们觉得水是产品。但就现在社会来说,喝水的过程比水还要重要。“水重要还是喝水的过程重要“,它其实是一个分界线。当这个社会没有水的时候,水就显得特别重要;当产品到处都在竞争的时候,喝水的过程就最重要。
那么我们的产品要怎样才能够突出?首先,追求“好“是一条不归路,如果所有产品都在追求“好“,用户只会越来越少。只有你追求“不难吃”、“不难用”,才能实现用户最大化。就像星巴克的服务、理念和氛围的营造,它整个形式给人的感觉是好的,这就是它产品的基础,至于它好不好喝已经不用去表达。
什么是好东西?好东西都是无感的。当你走进宜家逛了一上午,中午跟别人交流一下,除了手上的东西比较多、身体比较疲累以外,你会感到无感。下午再去一趟天虹,你一眼就能看到热闹的人潮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当在里面逛完一圈,特别是商场里面的仓库,马上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差异。这就是好东西是无感的,不好的东西一定有感。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已经逐步从产品切入到了人。所以说做产品一定要懂得换位思考,就是懂得用户的感受。
//读懂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心//
任何一件事都要讲究底层逻辑。在投资的时候,技巧是关键,情感沟通也很重要,它可能比你一直盯着那个数据去问更重要。
其实我从事金融和投资这么多年,从来没碰到项目没有项目源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要投出去的项目,我从不插手投后管理,我认为投后管理只会把项目做糟糕。就相当于你对他的质疑也好,专业的判断也好,一切要在投资前去完成。
互信是合作的基础。一些投资者在投完项目之后,无法确认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将信将疑下,一旦项目出现大的变动,最容易出现问责问难的情况。但这种指责往往起到反效果的作用。人都是感性的,我想如果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能处理好感情沟通的问题,可能对日后的发展是比较有益的。
实际上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 “高看一眼“。曾经一个正在创业的朋友,突然跟我说他不做了,转而去一家有名的央企当总助。这意味着一个创业项目的停滞乃至终止,尽管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早在两年前就为他的创业投资了2000万。一路走来,他从一名被投资者、到央企的总助、到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再到现在的高级领导,我们一直保持良好的情感联系。
作为被投资者,我对每一个引进来的投资者都心存感激,希望对方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关于投资,我想更应该从被投资方和投资方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
//金融和实业的启发:消极和积极的哲学//
2003年,我做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的选择,从金融行业转向实业。早在选择之前,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金融和实业究竟有什么区别?
对数据、做技术分析、写报告,相信在座的各位时不时都要和数据打交道,但这些工作完全可以自己一个人完成。就跟读书的时候一样,把卷子交上去,老师就能给你打个满分。但实业不同,实业并不存在这么多的数据和理论,在实业界只要一个人不舒服就搞不定。就像一个大学生走到社会,上司并不会因为一份报告就给你打一百分。这说明金融偏重数据,而实业偏重配合,数据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而社会需要别人配合。这是第一个区别。
第二个区别,金融人士更加偏重理性,所以思考面相对偏窄一些。金融人养成了不求人的习惯,因为不需要太多的配合,加上经济的优势,所以有时候说话会让人感觉到刺痛感。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会形成自己一种“相对“的优势。
第三个区别,是金融的属性。假如现在有一个投资者和一个创业者,在他们面前同时摆了一个火坑。对于一个创业者,他根本不会考虑跳下去会不会死,只要他想挽救他就必须跳下去;但对于一个投资者,他首先要分析风险以及采取的一切措施,他那一刻总是在算账,而不是立即跳下去。这点跟创业者明显不同,金融人士真正在乎的是他保全多少,以及如何在投资中履行清算条款。
第四个区别,金融是消极哲学,而实业是积极哲学。“积极”、“消极”的哲学理论,其实是从后来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公司股权战争的思考中得出的结论。在“宝万之争” 发生的时候,我开始尝试用底层逻辑解释问题的本质。
为什么说金融是消极哲学?因为金融的最高准则就是安全的变现和退出。进一步深究变现的原因,其实就是落袋为安,先把钱放进你的口袋,就能保证自己有个确定的未来。而对于实业来说,钱只是干活的工具,钱可以拿来投资人、投资未来。
在人的身上同样体现了积极和消极的哲学,其实金融就是一个社会走向的标志。任何一个组织和社会,假如它的金融业很发达,就说明这个社会充满了消极。而这种消极因素就是因为我想保护我自己,就会显得很没有人情味儿。
我一直不停地在思考,中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中传播度最高的一本书籍——《三国演义》里,我们或许可以从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获得一些启发。做实业的哲学,做人的哲学,实际上都是由中国文化延伸而来。我想这可能是在做实业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个最真实的社会价值。
“ 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在工作保持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是深度思考、发现其背后的价值。为美好工作赋能,才能抵达人生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