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上映的这部《飞越疯人院》毫无疑问是电影史上为数不多的奥斯卡大赢家。无论是当年狂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5项奖项还是现在在各种电影排行榜上高居前列都证明了它的优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说起来有些奇怪的是这部以疯人院为背景的影片竟然丝毫不会让我们觉得紧张,反而有些温暖的感觉。当然那个严厉,一丝不苟甚至有些冰冷的护士长瑞秋还是给不少年纪小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用相对缓慢的节奏讲述着主人公墨菲进入疯人院之后的故事,从始至终都我们被深深的吸引,仿佛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和绝大多数的电影相比,这部影片更加的深刻,它探讨了关于追求自由,捍卫尊严,挑战体制等一系列问题。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要想知道这样一部优秀电影的存在不算难事,然而作为第一遍观看影片的观众,那些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关于人性,自由,制度的探讨对你应该没有太大的帮助。很少有人可以在初次观看电影的时候就开始思考电影背后的人生哲理,一部优秀的电影初次吸引观众的一定是电影本身,至于那些电影背后试图表达的东西则需要在之后反复的观看中慢慢发现。
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说,背景发生在美国60,70年代,当时的美国种族,阶层矛盾僵化。以疯人院为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缩影的《飞越疯人院》自然更加能够引起当时迷茫人们的共鸣。然而让它真正成为经典的是影片中所展现的大多数问题即使在40年后的今天依旧存在。影片最后展现的让墨菲失去正常精神的所采用的脑白质摘除技术是当时治疗精神病的最佳治疗方式,还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当然现在已经被废除。然而前段时间像电子竞技大热的时候出现的杨永信电击治疗网瘾的案例会不会也是一样的问题呢?这点值得我们深思。
小说原著使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对人物的介绍以及其政治色彩更加详细。而电影显然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也使用了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整个故事。通常情况下改编这样一本思辨深入,展现社会,人性的小说是很困难的,但在福尔曼导演以及杰克·尼科尔森、路易丝·弗莱彻等优秀演员的合作下虽然忽略了小说中一些信息,但依旧完整且优秀得把故事展现了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影片当年可以获得奥斯卡影帝,影后,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奖项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疯人院的精神病患者很多都是真实的患者,这些因素都让影片更加的真实,深刻。
电影没有试图去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只是在展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由于场景的局限性,影片对每个人物的塑造都极为成功,墨守成规的护士长瑞秋,性格各异的患者,不断反抗的墨菲。而展现问题的方式就是这些小个体不断的矛盾和冲突。
站在不同的群体面前,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站在什么角度,如果事先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是不合适的。电影中只有对立和矛盾,无关对错。护士长和墨菲是稳定和混乱的对立,而患者和墨菲是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区别。过于主观的判断会影响你对电影整体的印象,比方说很多觉得电影很一般的观众会觉得打架,入狱的墨菲本就是坏人,这种坏人的反抗有什么意义呢?
小说中主人公墨菲的背景是朝战老兵,凭着带领美军战俘成功逃离朝方战俘营一事而获得过嘉奖。但是他战后多次打架斗殴,屡屡因此入狱。而酋长进入疯人院是因为他过去的部落所在地被水坝占了是因为美国对少数民族的拆迁政策。这些背景影片都没有提及,因为这样会给我们一些主观的暗示。为什么墨菲会变成这样?为什么酋长来到疯人院?这些疑问自然会暴露更多敏感的问题。所以无论是先入为主的判断,还是那些所谓的正确答案都会不断的改变,就像那个获得诺贝尔的技术在今天看起来是多么的错误一样。但那些问题却会一直存在,而电影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存在。
与另一部展现类似问题同样优秀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不同的是:安迪逃了出去,而墨菲却永远躺在了病床上。其实在墨菲搬完洗手池失败后那句“我尝试过了……至少,我尝试过了。”就暗示了悲剧的结局,我们需要知道那么多的反抗者中间安迪毕竟是极少数人,而墨菲才是绝大多数人。这种认输或许是它获得奥斯卡青睐的原因。因为那些专业的电影人总是喜欢这种认输的电影,而不愿认输肖申克虽然没有获得他们的青睐,但依旧获得了普通观众喜欢。
当你身边所有人都疯了的时候,你就成了疯子。不断的回顾这部电影,会让你不断产生有趣的新想法。好电影往往越看越喜欢,就像一首好听的歌可以百听不厌一般。墨菲没有拯救疯人院的患者,却拯救了荧幕前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