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系列-备婚01》 - 赶鸭子上架的婚姻

我和大周毕业1年半,就被赶鸭子上架步入婚姻的故事。

此篇分为3部分:

1、如何被赶鸭子上架

2、我和大周如何考察对方家庭关系

3、婚姻对于当时我们来说的意义

01 

—赶鸭子上架:结婚

问:为啥啥都没有,还这么早成婚。

答:因为我妈不断的催,说什么带回去好几次了,一点进展都没有,身边的人风言风语。(道德轻绑架+和尚念经)

这个进展,就是结婚。

在我们那地方,谈恋爱一年还不结婚就....更别说我这个谈了三年的,能理解。

为此,我和我妈进行了一场“君子协定“

我同意往前推一步,不过是结婚还是分手,得给我点时间决定。但这是我唯一一次妥协,后续我的生活不可再过多掺合,必须尊重我的决定。

她同意了。

(P.S. 到现在为止,我妈还是位君子,希望她好好保持)

我和大周沟通了下这件事,他说早是早了点(比他大6岁哥还没结婚呢),但只要我想结婚,他没意见。

然后他就带我回了家。

02

—家庭关系

了解过父母太过于考虑“个人”而非“两人”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案例,也听说过太多“婆媳关系”不好的案例,而这些,是导致婚姻破裂的最热门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家庭关系上,我们是格外的关注。

分为2种:

1. 亲密关系最为核心

我和大周的相处模式,基础是打的比较好的。

2.家庭关系也很重要

指的是本人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主要为后面的伴侣融入方式打下了基础。

03

— 考察大周家

先说说我观察大周家:

我去了大周家,主要不是展示我自己,而是观察他们家的家庭相处模式。

我看过很多的电视剧,脑补双方各种问问题,不断试探的场景,有些想想都尴尬,有些我也会觉得冒犯。

所以,去他家之前,我和大周都同步了各自原生家庭的基础情况,希望对即将会面的双方有个基础的了解。

用大周给我的信息,我和家人一起挑选出适合他们的礼物。

那天,是过年的前一个星期,一进到家门,就发现饭菜已经摆好在餐桌上,4个人有8样菜,是婆婆拿手菜和我爱吃的菜。

吃饭过程中,大家的话都不多,公婆也只是简单的问了下我来路上累不累,一会要不要睡一觉的话,再就是关心了下我家人。

吃完后,我起身打算收碗,被公婆制止,说不用。我以为客气,说我在家也是做家务的。 婆婆说,你们上班很辛苦了,家里这点活不用沾手。

刚想再说点什么,大周把我拉回坐到沙发上,说:在我家真不用干。

我就看着婆婆在收拾碗筷放回厨房,公公擦好桌子,把洗好的水果放回桌上。再转身回到厨房去洗碗。

过一会,婆婆过来和我们聊天,说我带来的礼物真的是送到她心里去了,像个贴心的小棉袄,看我吃橘子一个接着一个,她就开始剥橘子,然后把剥好的橘子递给我,一个接着一个。

不一会,公公也加入进来,也没问我什么问题。他俩更多的是给我分享两个儿子(大周和哥哥)的成长故事,这里不多做阐述,后续会分享在《人物关系》系列中。

言语间都是为这两个儿子的自立(公婆只专注于工作赚钱,其他不加以干涉,不过两兄弟成长道路上自己做的决策公婆都是鼓励支持)、兄弟感情好,感到自豪。

在这里,我明白了,公婆这一辈子最在乎的是他们兄弟俩之间的感情。

第二天,我不到7点就起来了,等我走出房间,发现公婆不在家里,大周说他们出去工作了(公婆是做小生意的),中午会回来做饭。 说实话,心里是有落差感的。(我家的习俗是如果有客人,是会推掉所有的事,全程招待陪同)

9点,大周带我出去吃早餐,在路上就遇到了回家的婆婆。

后来大周和我说,公婆除了过年7天不做生意,剩下的雷打不动每天都会去,家里养2个儿子,一刻也不敢停。

而且婆婆每天回家做饭其实是11点,看来因为我的到来,她提前了2个小时回家准备。

我说,你不是说你妈不怎么会做菜嘛,我觉得做的挺好吃的啊。

大周说,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琢磨如何做菜,只想着快点吃完,所以这么多年她就拿手4道菜,这次全做了。

其实离现在已经过了好几年,中间的事情已经没什么记忆了。

再有记忆的是,当时因为一点什么事,导致公婆有不同的意见。

婆婆开始有点小情绪,话有点密,公公一如既往的平静,过一会婆婆见公公坚持自己的看法,虽然嘴上不情愿,但还是按照公公想法来。

这时我就知道了,平时的小事婆婆想怎么做都可以,哪怕结果不好,也没关系。但如果影响较大,婆婆是听公公的。

在这里,我明白了,公婆之间的相处模式就是:公公会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内,就由着婆婆来。一个在闹,一个在“笑”。

时间过得很快,我带着公婆给我家人准备的礼物启程,当然也有大红包哈哈哈。

在路上,我回忆起了大周和我说的一些事,

哥哥的第一笔工资3000元,就花了1000元给大周买了一部当时爆款诺基亚5230手机;

大周大学期间,哥哥出的每个月生活费;

如果大周要做什么事情,父母不同意,哥哥永远站在他这边;

弟弟崇拜哥哥,哥哥爱护弟弟。

公公心疼媳妇儿,哥哥心疼媳妇儿;所以大周也心疼媳妇儿;

但公婆更觉得儿子比自己更重要

没有溺爱,注重独立人格培养,父母和孩子注重边界感;

大周的家庭氛围正如《礼记·礼运》中所写: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

想到这里明白了,只要我和娜姐关系好,那哥哥和大周的感情就不会有问题,那公婆也就更放心。

04

—我的决定 

回到家,我对我家人说,我决定了,和他结婚。

家人不解,为啥做个决定这么快。

我说,首先我爱他可我也知道结婚和谈恋爱不一样。因为大周给我带来了一个合适我的婆家。(把相关的事情经过和看法口述了出来)

谈恋爱看人品,结婚看家品。

我妈说,人家是个好人家,可他们家物质帮不了你太多,当父母的肯定希望你以后轻松一点。

我说,我们家对我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是女孩子也能顶天立地,创造家业;如果没有男人,自己也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再说我们家也是勤恳做事,踏实做人,这和他们家的情况是一样的。

且人比钱重要,这也是你们对我的教导,大周的潜力和上进心我也是和你们说过,你们也认同。金钱靠努力就可以挣出来,这种家庭氛围,可遇不可求。

不能既要,又要,那就是我贪心咯~

妈你们这是关心则乱吖,请回归到头脑清醒的状态哦~

我妈对我说:那你以后看到身边朋友公婆家支援的多,就不要对公婆,对他心生不满,这都是你的选择,不然受苦的还是你,这是我给你打的预防针。

我回:落子无悔!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过什么样的生活,这还是你教我的。

最后,我妈说:想明白了就好,那就结吧。

05

—考察我家

本小节是大周观点,我代其撰写。

第一次大周独立去我家拜访我家人,我父母就对他说,家里的弟弟不用我管,他们可以抚养好,让大周在这一方面不用顾虑太多。

在后面的为数不多的相处中,发现我家人让我弟弟照顾我比较多,哪怕我和弟弟有了冲突,大多数是不管的,要么就让弟弟懂点事,姐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不准闹。

听我妈说起我和我弟,同一个爹妈生的,因年龄相差11岁,生活环境却差很多,有点觉得亏欠我,之后我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都会给我备好。

而且只要给我弟买点啥,我妈都会问我的意见,看有没有必要买,我觉得没必要的,肯定不会买。

大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家重视两个孩子的相处,弟弟也崇拜姐姐。

之后谈到结婚,我家那边的习俗是,家里有儿子的,女儿得出嫁。

代表着:女儿婚后,没有自己的房间;即为客人,夫妻不能同住,也就是说我回家不能和大周住在一间房。

我觉得很诧异,大周觉得更诧异。

我肯定是不愿意,我爸妈处于世俗和感情之中摇摆。

我说:如果我结婚了就失去了自己的家,那我岂不是亏了,还不如一辈子待在自己家舒舒服服。

再说,如果真要这样,我会很伤心,难道在你们心目中,我还比不过世俗吗?

我爸妈说:可是我们这边没有这样的先例,会被大家指着说闲话的。你们一走啥话也听不着,而我们却住在这里,每天都能听到。

我说:能理解你们的处境。只是我不能理解这个破陋习,太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了,不仅如此,我和我弟以后都是两家人了,那生二胎的意义在哪里,这不是招一胎恨二胎吗?

我爸妈沉默。

刚年满11岁的弟弟这时候,闹着说,我不要姐姐出嫁,我就要姐姐留在家里,他们说姐姐出嫁了财产都是我的,我不要,我给姐姐,我跟着她走。

第二天,我爸妈说,家里有你的房间,管它那么多,被人说就被人说吧,反正啥都没你们幸福重要,我们就希望你和你弟弟过得好。

大周全程一句话也没说,但他时时刻刻观察着

这时他体会到了,我家人在所谓的世俗压迫下,孩子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哪怕自己背负些什么。

06

—复盘

1. 决定结婚,得有个推手,不然动力还真不强烈。

尽管这样,这个推手也只是起一个加快速度的作用,其他的思考以及步骤一点都不能少,不然事情走向可能就不是我能把握得住了。

(比如哥嫂在一起时间更长,推手来源于小他6岁的弟要结婚,赶紧抢在前头把婚结了,在这里感谢我妈推动了2段姻缘。)

2. 其实我关注家庭关系最核心的原因是:

其一,大周是否在家里有话语权,父母、哥嫂是否尊重他;

其二,大周是否在家里有独立思想,家庭关系融入中是否当甩手掌柜;

3. 大周关注家庭关系最核心的原因是:

其一,我是否是伏弟魔;

其二,我家人是否遵从结婚陋习,且高于一切;

其三,面对陋习,我是否能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并带动家人摒弃。

我希望伴侣在家庭身份上,是战友,不仅是向外工作赚钱,更要向内携手创建和谐有爱的家庭。

大周也是如此希望。

我们深刻知道要全面的看待问题,不但要看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好,也要看到它的反面。

他家庭虽有自由,随之而来的没有仪式感,有种不够重视的感觉;

......

我家庭虽会为了孩子去摒弃世俗眼光,但对于我们不认同的习俗,沟通成本会高很多;

......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风险已预估,我俩做好了应对的心理准备。

所以,婚姻对我们来说,是两个目标高度相似的爱人,携手奋进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