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天没更文了,不仅是公众号简书也是。
是的,最近太忙了。忙着上班,忙着考试,更文这事最近是有点力不从心。
今天上午总算是考完了,出考场的那一刻,似乎有种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
话说我是不是有点狂了,成绩要一个月后才知晓,怎么敢用如此狂妄的句子?
哈哈,就算没过又怎样?大不了再考一回嘛,是不是?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放心,这次不过下次一定会过的。
好了,言归正传,来学习一篇古诗词吧。
之前在公众号上一直分享的是苏轼的诗,小伙伴们也发现了我特别喜欢苏轼。
不过在今天这么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换个人了,今天不写苏轼,写写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龌龊(w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考了两次,两次落第,这次终于高中了,这高中的喜悦让人觉得以往所有的不如意都随风而逝,再也不值得一提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疾:飞快。
诗人骑着高头大马,迎着浩荡春风在长安城里得意地纵马奔驰,心情欢快无比,佑大的长安城,春花无数,竟被他一天就看完了。
“看花”,是新科进士们放榜后参加的一场庆祝盛宴,按照规定,各进士都要齐聚皇家公园。届时,会选出一位能够带领大家采花的进士作为探花郎。
“长安花”不仅仅是指春天的百花,又指长安的女子。
考中进士后,那些达官贵人、千金小姐此时都不藏着掖着了,全都会跑到大街上去看进士们“游街”。
刚高中的书生呢自然美滋滋,他们不仅能赏那花,还能看这花,可见老孟当时心情之激动了。
诗人用“一日看尽长安花”说明他高兴至极,恨不得一天就游遍长安城的角角落落,采遍长安城内的一朵朵名花。
这种夸张手法,突出了诗人高中后,欣喜若狂、喜出望外的得意自豪之感。
此诗非常简单,短短四句就将一个人从苦难中突然登上顶峰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余秋雨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
“中国从隋朝开科取士,直到清朝最后一届科举考试,历经1000多年时间,仅产生了10万余名进士,平均1年只录取100人左右。”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投卷确实能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可见,能考出来的不仅仅是文章要写得拔尖还要有人举荐,要有好的运气,才气加运气缺一不可。
小时候学“范进中举”,觉得这个范进咋这么没用,中个举人就能把自己高兴得疯了,至于吗?
现在看来,至于,真至于。
经历过最低谷的至暗时刻,突然迎来人生的高光期,如此大幅度的转变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得住的。
瞬间也理解了诗人高中后这份极度欢愉的心情。只是可惜,好不容易考上去的孟郊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功绩。
他不会算计,在官场上不懂得俯首低眉,摇尾乞怜。
晚年的孟郊,生活每况愈下,贫病交加,他一生存诗400多首,绝大部分都是倾诉穷愁困苦。
在他的诗里面,总是充满着“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
由此,他与贾岛被苏轼称之为“郊寒岛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