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注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邓艾民注,语本程颢所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集·遗书》卷二上)
邓艾民注,参见《亲民堂记》(《全书》卷七)及《大学问》(《全书》卷二十六)
笔记
《大学》所说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归根结底是一个“明明德”。“亲民”也是“明德”之事。“明德”就是此心之德,就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哪怕有一物不得其所,也是我的仁德尚不完备。
孟子讲:“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都是明德之充实和大而化之。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体,我心之仁与天地之理实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