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个回合的被吐槽加自嘲?“吃货”这个称号终于变成了一个中性词。尽管如此,“人”被一个“货”字指代,其中的奚落和不屑还是显而易见的。其实,不待见好吃的人,并不始于“吃货”这个词诞生时,“好吃懒做”这个固定搭配也许没有进入现代汉语词典,可是,我小的时候它就已经是我奶奶对人最恶毒的贬斥,那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也就是说,至少在这40多年里,好吃绝不是一个的好名声,于是,我那些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长大、变老的亲人们,至今不能理解:吃货怎么就成了一些人勇于贴在自己脑门上的标签?
我算不上一个吃货,却很愿意将时间花在家里的厨房里。家庭聚会时,不屑于煎炒烹炸的长辈总是给我压力:“花那么长时间给厨房,有什么意义?”我则有些词不达意地嗫嚅:“不想浪费食材嘛。”
只读完《品尝的科学》(美约翰·麦奎德著,林东翰张琼懿干锡安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第一章“味觉地图”,我就想提前启动本月的家庭读书会,把这一章节读给大家特别是一辈子不屑于讲究食物滋味的长辈听一听,尤其是这一句话:“味道就像一块石板,上面记录、清除、重新记录了人类的奋斗、志向与失败”(第12页)。
后来,还是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没有提前启动我们的家庭读书会,是因为面对这句话,我自己也有些心虚:与“懒做”做了那么多年肩并肩“好友”的“好吃”,怎么可能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生力军?如果说,“好吃懒做”一词诞生于特殊时期从而有值得质疑之处的话,那么,又怎么理解数百年前就有了的“饱暖思淫欲”这一说?虽然话里没有将“好吃”的概念显性地归纳到“淫欲”这一边,但仔细揣摩着五字真经,发明此说的贾仲明显然已经悄悄地将其排列了享乐主义这一边。一个在“好吃不是人的好品质”教育中长大的人,突然被告知人们在追求食物味道的同时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我需要消化的时间。
约翰·麦奎德在《品尝的科学》一书中的说理,总共9个章节,“味觉地图”、“从古至今最关键的五顿饭”、“苦味基因”、“味道文化”、“甜蜜诱惑”、“喜好和恶心”、“寻找天下第一辣”、“味觉大轰炸”和“关于美味的DNA”等等。仅从章节的标题,我们庶几可以触摸到作者的野心,亦即用大历史的眼光去关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小关节点。作者也实现了自己的意图,从地球生命开始那一天说起,一直说到了当下薯片何以诱人,不长的篇幅将“不停地寻找下一餐,身体变得更灵活,认知越来越清晰,大脑变得更大,行为更复杂,以及感受到的味道更丰富”(第43页)的论点证明得让阅读者心服口服。
除了纵横捭阖的大历史观外,约翰·麦奎德的叙述还非常生动有趣。这种有趣,不仅仅体现在作者将两任布什总统不喜欢西蓝花的故事,说得让阅读者会心一笑,更因为作者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博得阅读者廉价的一笑,一个愉快的故事带出的是每个人对苦味的感知程度与基因有关这个科学道理,那么,作者的有趣叙述就变得高级了。
《品尝的科学》中最高级的叙述,是作者将一任又一任科学家探索味觉对人类历史发展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而进行的科学实验,阐述得明白晓畅,让我这样的实验室白痴读着非但不觉得枯燥,还在在人情味十足的记录里感知到了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可是,一个个科学实验读下来,一个疑问也在我的心里越来越强烈:用那么多的人力物力非要纠缠清楚好吃不是人类的坏品质,意义何在?如果仅仅为了替吃货们正名,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书的倒数第二章“味觉大轰炸”里讲了一个反味道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莱因哈特的科技人,讨厌做饭也懒得叫外卖,在研究了人体的需求以后,用最基础的化学成分为自己设计出了外观像咖啡奶昔的流质,且真的解决了他的果腹问题。结果怎么样?莱因哈特从此只用“咖啡奶昔”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不不,“咖啡奶昔”喝了没几天,莱因哈特倒是比以前更懂得欣赏寿司细腻的味道了,言下之意就是,莱因哈特又去外食了。“只有放弃过后,才会懂得珍惜它”(第250页),是作者对莱因哈特最善意的奚落,即便如此,我也读出了约翰·麦奎德界定莱因哈特们亵渎食物味道的行为:那是在与人类前进的方向背道而驰。
在莱因哈特的故事之后再读《品尝的科学》的最后一章“关于美味的DNA”,章节里的男女老少为了食物的味道所做的各种尝试和努力,真的是活色生香呀,让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来:吃货们,为你们正名的书来了!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