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怡当初结婚时遭到父母的激烈反对,说你一个城里长大的女孩,饭都不会煮,何苦嫁到农村受苦?
黄怡不听,觉得父母对农村有偏见,而且那时爱情大过天,哪会想得这么远?
但G所谓的“苦”来得这么快。原因有经济上的,但更多的是思想差异上的。
婚后,她发觉,与婆婆根本无法相处。
譬如,黄怡喜欢网购,几乎所有的日常用品都在网上购买。但当一个个快递送到家时,家婆的脸就会变得很黑,之后,还会到村里到处说,她败家,自己儿子养家有多累多苦。
婆婆有捡垃圾的习惯,说是可以换钱,但黄怡发觉她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因为她什么都捡,没用的口红,蟑螂药,刀子,扣针,勺子……所有她想不到的东西,她都往家里捡。关键是她捡了还给她不到六个月的女儿玩,黄怡制止她,她还不高兴,说这是她的自由;
黄怡喜欢吃新鲜的饭菜,当天吃剩的饭菜都会倒掉,但婆婆偏要吃隔夜的,总是想方设法来阻止她,还说她浪费,不会持家。
黄怡开空调,婆婆怕浪费电,会偷偷溜进来关掉。
婆婆很迷信,做什么事都要拜神算命算日子。
……
还有很多,令人窒息的操作。黄怡几乎每天都跟她起冲突。
而她的老公这时只会说:“我妈就那样的人,但她也是为了我们好!”
黄怡痛苦不堪,现在才明白父母说的话。她觉得再这样下去,估计会疯掉。
但黄怡到底不是那种只会怨天尤人的人。在相处了一年多后,黄怡不顾所有人反对,一定要出来租房住,并且辞了工作,全职带孩子。
此后,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但总算清净,远离大家庭生活的乌烟瘴气。
当然,生活的重担落在老公一人身上,多少有点吃力。黄怡等孩子一岁后,决定创业。她以前是做文具跟单业务员的,有这方面的资源,干脆在网上开起了文具店。
一个全职妈妈,创业的艰辛自不必说,好在,老公还是支持她的,也因为家里没了人帮忙,下班以后,他主动揽起家务和带孩子的任务,让她安心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经过一年的努力,黄怡的事业渐渐步入正轨,收入也逐渐提高。同时,孩子很快上幼儿园了,她感到一切都在变好。
而对于她曾害怕的农村和农村人,这些年她的观念也在逐渐改观。首先,农村肯定是有他的陋习和不方便之处,但生活在农村,空气清新,生活里没有大城市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和沉重感,就像她现在生活的小镇,周围农田相连,每当耕种后不久,长势喜人的农作物葱郁成片,香气清新扑鼻,自有它的好处。
其次,小镇上的生活简单,一日三餐,三餐四季,日子流逝,黄怡觉得整个人的状态松弛很多,没有讨厌的婆媳关系,生活过得去,再自在不过!
最后,黄怡与婆婆的关系,大概也因为距离的原因,这些年也有了改善。婆婆经常从家里带一些新鲜蔬果过来给他们,帮她带带孩子,但不肯久留,很少碎碎念,自然让黄怡接纳和感激。
黄怡有时想,其实她和婆婆的矛盾,严格来说,并不是城里人与农村人的矛盾,而是两代人在价值观、生活观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就拿捡垃圾这件事来说,也没见过有几个农村人捡垃圾的,也不是城里人就不捡垃圾。事实上,其根本原因在于,婆婆小时候,生活贫苦,物质缺乏,同时还经历过饥荒,差点饿死。这样的人生经历,导致她有点过份的节俭和对浪费的深恶痛绝。
婆媳之间的矛盾,其实无关对错,但若想日子过得舒心,不纠结,不抓狂,还是各自分开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