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然
今天,2018年2月12日,我辞去了刚有起色的工作职位,这一年我二十四。辞职原因,一是身体出现问题需要调养,无法适应出差;二是已经计划跨业考研。我本专业是学前教育,想考心理学专硕,而我的英语基础很烂,对于【心理学】了解得也是九牛一毛,当知道我这个情况的朋友时都对我唏嘘不已,直劝我一定要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经过半月的苦苦挣扎,最终还是遵循内心。
或许正在阅读的你现在或曾经也和我一样,在工作与考研之间权衡,令你顾虑的可能是你对自身现状的不满,每天处于怀疑自我的状态,或者你完全没有爱情生活处于否定自我的状态中,又或者你现在遭受了挫折并且在工作上也显得很平庸,也可能你就是想提升自身价值,想创造出属于你更好的生活,又或许你有其他的顾虑,不管你是打算放弃,是正在犹豫,还是正计划备考,我想问你的是,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我曾经受到过很大的心理打击,经常问自己,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可能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大家都不想自寻烦恼,更不愿问类似于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世界上的这样一个被人称作“钻牛角尖”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存在?”像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问自己,客观的说,应该是在自己遇到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会问。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人能回答得上来,然而你的行为举止,不论是和他人相处还是独处时都体现出你对自己人生意义的解读。你觉得自己是个自由人,那么你的行为就不受任何人约束;你的目标是将来能够富甲一方,那么你会在利益方面特别重视;你特别在乎情感,那么你的感情就会变得细腻很多。最终你一辈子所走的路都是对你一生的诠释,这与你的心态,观念,性格,个性,习惯等等密切相关。当然,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那么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也是不同的,就譬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这些问题的答案没有绝对的对错。其实正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包含了人生意义的全部。由此我们便知晓在这一区间中,不同的点哪些是有效,哪些次之;哪些是小恶,哪些是大恶。从中可以发现,较好的解读大都是大同小异的,相反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的解读则总是难掩其伪。不过也只有小孩子才计较对错,大人都知道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
可能你会说,道理都懂,一旦遇到问题就不行了。是的,为什么不行,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人生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源自于生活中的三大制约,金钱,权利和性。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作出各种理解时,都精准地揭示出人们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完全没有爱情生活或遭受了挫折,并且在工作上也表现得很平庸,还不喜欢交朋友,感觉人际交往是一件令人很痛苦的事情,造成交往范围十分狭小,从他的现实生活中作出的自我定位和约束,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所以要让自己免受伤害,以保证平安无恙,因此,自我封闭以减少社会交往成为首选。”看得出,他把活着视为一件艰难且危险的事情,最后只有现实接连不断,而且生存机会越来越少。
再举个相反的例子,一个人交友广泛,人脉极强,左右逢源,事业有成,爱情生活和谐幸福。那么此类人视“活着”为创造的过程,于是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遇,期间出现的困难反而是他具有了超凡的勇气,因为在他眼里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这就说明:“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的福祉做贡献。”
每个人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与败,这就是个体心理学对决定论的反对之处。一个人的经历并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但会对人的命运造成影响。环境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意义,我们却可以解读自己的人生状况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