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雨后的下午,天空有些阴霾,闷闷不乐地刮起一阵微风,空气中没有了尘土的味道,显得格外清新,让人不知不觉陷入乍暖还寒的迷茫之中……虽然时间已到初夏,但是气温却不管不顾,随心所欲地将温度下调了好几个刻度。这样的天气,如果不及时添加衣物,就会冻得浑身长满"鸡皮疙瘩"!记忆犹新的我对此深有体会,因为老家的气候就是如此,总是让人留恋忘返。
"这是你最爱吃的咸菜,今年刚腌的!"临走的时候,母亲兴冲冲地将一袋黑乎乎的咸菜往我包里塞。"好!"这是我第一次坐高铁回来,所能带走的、唯一的家乡"特产"。隔着背包,我似乎都能闻到那种辛辣的"撇莲菜"经砍伐、晾晒,再加入食盐混合、腌制后,散发出来的"咸辣味"。
这种熟悉的味道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那时候,我们都是一贫如洗的"穷学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兴起的,幸许是大家觉得关系日渐变好的缘故,每次放假回家,同宿舍的舍友们都会带些家乡"特产"(尽管同属一个地市,但各地风土人情还是略有差别),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礼节性的"你来我往"。春天,有人带了"绿茶";夏天,有人带了"西瓜";秋天有人送来"柑橘";冬天有人分享"牛肉干"……当然,还有核桃、花生、辣子酱等等。时间长了,便成了"惯例",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彼此"心知肚明"!可惜的是,我的老家地理位置偏辟,人们似乎习惯了"五谷丰登",只会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传统的农作物,对于花生、核桃等经济类作物并"不感冒",更不要说西瓜、茶叶等"高、大、上"的特产了。这下可难倒我了!只因不知道给同学带什么而犯愁。"就用自家产的菜油,炒一袋咸菜吧!"没想一回到家,母亲就为我解决了这道"难题"!当然,母亲炒的咸菜可是实至名归,毕竟那些年的艰苦岁月,我都是用这道菜撑下来的……回到宿舍后,才发现"狼多肉少",根本就不够分!勉强给其他同学留一小碟吧,还偷偷地锁在柜子里,生怕被人抢先"消灭"掉!不料下课回来却发现柜门上的锁都不翼而飞了……这在当时几乎是司空见惯,因为大家都一样,谁也不会说谁,谁也不会怪谁,要怪只能怪那时的生活太过清苦……现在,同学们一个比一个过得好,不知谁还能想起昔日里母亲精心炒制的那袋咸菜?而我?权当笑话讲给孩子听,偶尔想想,其实也挺有意思!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子也越来越好。偶然发现:不管是超市里的"雪菜"方便面,还是酒店里的"梅菜"扣肉,甚至大街上的"外婆菜"包子……无一例外,都和母亲当年做的咸菜在原料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味道和本质上却相差甚远。
今天,就在此刻,在我临行之前,风清了,云淡了,天气逐渐转好了。母亲送我一袋咸菜,一袋沉甸甸的咸菜,炒起来也就是一碟菜;我知道,这碟咸菜里有我熟悉的味道,有家乡的味道……还有,家的味道!
20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