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网红“杀鱼弟”孟凡森因与客人发生争执,又不被父母理解,一气之下喝下了百草枯。
今天,是小孟喝下毒药的第七天。
由于没有特效药,百草枯的毒性已经损害到他的肺部,达到了尿毒症的状态,情况仍不乐观。
而这瓶对人致死率近乎100%的农药,是小孟一个月前买的。
他尚未成年的世界里,有着成年人都难以理解的苦。
太早懂事是种很深的绝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描述的从来不是一种赞美,而是残酷的现实。
2010年底,8岁男孩的小孟因为一段杀鱼的视频在网络上窜红。
当时他正在自家的鱼摊上帮忙,因宰杀活鱼时动作利落、眼神犀利而被网友们戏称为“杀鱼弟”。
走红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小孟家的店买鱼,小孟的爸爸甚至将自家水产店更名为“杀鱼弟水产”。
有好心人帮助辍学的小孟重回课堂,让他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那时小孟妈妈说,“我还是希望孩子能好好上学,将来能有更好的出息,就不用跟着我们一起吃苦了。”
然而,这并没有成为小孟人生的转折点。
没过多久,小孟的班主任就发现他很少来上课。发现孩子旷课后,老师们曾多次前往家访,希望孩子重回课堂。
“但他父母还是经常让他在家帮忙。”
父亲认为“读书无用,只有干活才能挣钱”,最终小孟还是回到摊子上杀鱼,一起养活这个八口之家。
从此,对他而言,也许生活比百草枯更苦。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杀鱼弟”一家从山东来到苏州讨生活,家里除了杀鱼弟,下面还有四个弟妹,他需要早早肩负起帮衬父母的重担。
当孩子的懂事司空见惯,这也就逐渐变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孩子们永远失去了属于这个年龄放肆、任性的权利。
小孟的妈妈曾告诉记者,孩子辍学回家后社交圈更加封闭,没有什么朋友可以疏解情绪,与父母的争吵也愈演愈烈。
有研究表明,那些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懂事,往往和负面的童年经历相关。
比如经历过童年家暴和有被抛弃经历的孩子,大脑中支配恐惧和焦虑的脑神经回路与成人类似,他们的青春期比正常的孩子也来得要早一些。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懂事”背后难免带来心理上的揠苗助长,一个孩子承受着与他年龄不符的压力。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妥协和懂事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在负面的经历面前把自己掩藏起来的同时,也将怨恨和自卑深深埋在心底。
“人为什么懂事?
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懂事。”
吃生活的苦比学习的苦容易却也是条单行道
“杀鱼弟”没怎么读过书,在本该思考人生和远方的年纪,他的生活只剩下杀鱼和菜市场上那些菜贩的吆喝声。
长期在一个脱离学习、没有同龄人的圈子里,小孟很难看到生活的出路,获得改变现状的方法和能力。
前段时间,有位父亲自己带着高考失利的19岁女儿在街上摆摊,卖韭菜盒子。
当问到为什么不让孩子继续学习,父亲说,
“别人本科生研究生出来都没人用,我用4年上出来,给她花了十几万,这4年时间我就耽误了。我就想着把这生意扩大,我准备给她弄个店来开。”
人生本就是一场命运与努力的博弈,背后错综复杂的原因,而读书更像一个推手,不是唯一一个决定因素,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
不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压死一个人的最后稻草
之前,小孟的父亲说,自己和爱人身体都不好,生意上的事最近都落到了小孟一个人身上,他正处在叛逆期,脾气又有些急躁,压力太大才做出了傻事。
小孟的妈妈接受采访时透露,当时她和孩子爸爸,还有邻居,因为小孟卖鱼算差了两毛钱,一起批评小孟。
小孟和父亲发生了肢体冲突,甚至掐了爸爸的脖子。
记者去探望小孟的时候,问他是不是最近家里压力太大,小孟却说:
“压力不大,就是家里忙,一忙起来爸妈急了,就肯定要吵架。”
一吵架,一家人就都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