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与时俱进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120天,964字,累计151684字

教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但是正由于其具有稳定性,在一些地区,很多人将教师这一职业当作“铁饭碗”,自认“一‘碗’在手”,就不必再多烦忧,因而逐渐出现了少数教师不再思索进取之路,不再紧抓教育质量,不再对学生负起应有的责任的情况。基于此,2016年开始,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取消了教师资格职业终身制,希望从此教师体制内能够拥有充沛的源头活水,将个别不符合要求的“死水”清除出去。时代在进步。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新一代的教师必须要居安思危,与时俱进。

教师需要居安思危。相对稳定的职业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危机。各种教育竞争的存在,令人丝毫不敢放松对教育质量的追求;新课程理念的涌现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实施,尤其令“老”教师们感受到了职业“危机”。居安思危,意味着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以往的知识,不能再躺在曾经的“功劳薄”上,而是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学识渊博,但仍旧孜孜不倦,坚持研究各国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最终成为世界级教育大家;我国教育名家魏书生,青年时期即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但他依旧勤勤恳恳,毫不放松,坚持进行教育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最终创造了奇迹般的教育业绩。教师居安思危,能敦促自己不断学习、终身努力,从而培养出一代代的优秀人才。

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促使教育理论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孔子顺应时代变化,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私学,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夸美纽斯针对社会对大量人才的需求,提出“班级授课制”,超越了中世纪以私人教育为主的贵族教育,满足了工业化时代来临时的教育需求;陶行知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变杜威的教育思想为“生活教育”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教育水准。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如今,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教师还是固守老课本,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就很难解答信息时代的诸多问题,也就很难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标准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不断修炼自我品格;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督促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的教师,一名能紧跟时代步伐的教师,一名愈加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