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收工回家,卸掉隐形眼镜卸了妆,倒在床上就睡了一个小时,连续三天的疲惫和亢奋,终于把自己熬倒了。
这几天几乎没怎么睡踏实过,好像又回到了每次上新课或者去其他国家上课前的那种焦灼的状态: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又在走出舒适圈前那一刻焦虑和害怕。有两年没有这种状态了吧,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已经待了好像有一段时间了。这次走出舒适圈,虽然有些被动,但结果是让自己想通了一些事情,收获了另一种心情。
最近一两年,其实时不时就会冒出念头:我要不要再回去银行做我擅长的风险或审计?左右摇摆,主要是因为客户的原因,自己专业领域的课程需求越来越少,被迫要去做很多边缘的工作或自己不那么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六年前选择转型全职培训师,是因为自己在前东家银行稀巴烂的培训课程中,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培训对职场中的个人赋能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好的培训,是赋能;而烂的培训,带来的是负能,负面能量。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自己决定做了培训师。没想到,自己在工作十年后,才找到了那个从小被问到大的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来参加培训的人觉得时间没白花,让更多职场中的成年人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转型的六年来,我的培训课时超过500个工作日,我的培训学员超过5000人。我想在这5000人离开教室时,至少有3000人是觉得有收获的,有乐趣的。我用心去做了,每一场培训,每一次课堂,我都用心了。我一度以为,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那种自我驱动的感觉,那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那种被认可的感觉,让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可做着做着,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也会产生自我怀疑,是不是我不再被需要了?是不是我没有用武之地了?所以我想到了回甲方,回去做那个我曾经真的很擅长的领域,至少在那里我是被需要的。但其实,内心里还是有个很轻的声音,也许几年、十几年之后,我自己变得也更强了,这个市场也有更多的需求了,我再“出山”做培训。所以呢?好像对培训,我还是真的放不下。可在培训领域,现在的我又能做什么呢?这样的纠结,有一年了吧?不被需要的感觉,真的很不喜欢。
过去的两个星期,是被拉到一个项目上“帮忙”。做的事情是帮一家银行做培训战略的制定和培训体系的搭建,用的是工作坊的方式去研讨。我擅长的是专业技术类的授课,但这种工作坊的引导师,并非我的强项,所以在整个项目中,都跌跌撞撞。从设计串场问题,到设计活动方案;从安排活动道具,到出方案报告;都在我的舒适圈之外。很难熬,每天晚上都抓着头发瞪着眼睛睡不着。
可在昨天最后工作坊的成果出来的前一天,我睁着眼睛盯着乌漆麻黑的天花板,突然意识到,在我们的引导下作出的方案,就是这个银行里3万多目标学员未来5年要经历的真实的培训环境,就是这3万多人未来要去践行的培训课程、方式和管理,就是未来这个银行几千名内训师所要培育出的整个体系。我们这个团队,只有5个人,却有能力去改变这么多人的学习体验,去帮助他们感受到培训学习的乐趣和成果,而我,是这5个人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如果说过去的六年里,我做的事情可能影响到了5000人,那过去的两个星期里,我做的事情可能影响到的是3万人,甚至更多。
所以,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不用再纠结要不要回甲方的问题了。再次走出舒适圈的焦虑和害怕又来了,这次走出的过程,可能要长的多的多。我依然害怕,但,我想走出去,去实现我的理想。
虽然,这个年龄了,还谈理想?!好像有那么点矫情。